2016-07-05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璇
没有大IP、大制作,谈不上大阵容、大投资,电视剧《三妹》却在竞争激烈的黄金档用真情和感动俘获了万千观众的心。这一部反映上世纪70年代乡村教师生活的情感正剧,在山东卫视和黑龙江卫视首播后好评如潮,收视率一度和《亲爱的翻译官》《好先生》等年中“大戏”平起平坐。
在影视剧产业高度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今天,这样一部主题缺少娱乐性、外表缺乏“光鲜亮丽”色彩的“年代剧”不仅出人意料地获得观众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更成功将公众的视线再次带向乡村教师这一需要长期关注的群体,用“影视剧+公益”的形式进一步拓宽了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道路。
由“何三妹”引发的公益活动
由山东卫视、笛女阿瑞斯影视等联合出品的《三妹》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在广东揭阳凤凰山下的凤凰小镇,乡村教师何三妹为教育事业付出青春年华并与苦难和不幸顽强抗争的故事。无论是面临爱情的折磨和家庭的苦难,何三妹始终对生活和教育事业怀有积极乐观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扎根于乡村教育,坚持辅导孩子们,培养出了一个个国家栋梁之才。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何三妹的故事被一位记者报道,从此轰动全国。何三妹也因此获得了“人民的好教师”荣誉称号。
如果说剧中的何三妹最终是幸运的,那对于现实中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来说,他们对中国乡村教育发展和促进社会流动性做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公众对他们的关注。在笛女影视的副总经理白云蕊看来,《三妹》的影响力不应该只是呼吁和呐喊,而是用实际行动帮助这些真正支撑中国乡村教育的“脊梁”。
她和笛女团队、蒲公英娱乐团队依然不辞辛苦地为《三妹》找到了数个公益方面的合作伙伴:联合贵州、湖南等地的乡村小学、四川科技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和新浪微公益,《三妹》的“影视衍生品”应运而生——“格桑花开藏区助学活动”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何三妹”等一系列公益活动。
笛女影视的提议得到了山东卫视的认可,《三妹》刚拍完,笛女影视和山东卫视的代表便一起踏上了“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何三妹”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在湖南安化县洞市村完全小学找到了一位名叫崔巧的支教老师。她就是现实生活中千万个“何三妹”的一员:作为毕业于山东大学的高材生,崔巧拒绝了保研资格,毕业之后便毅然加入了支教队伍。
近距离观察崔巧的工作,从音乐课、美术课到体育课,在师资力量短缺的洞市村完小,她承担着几倍于城市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除此以外,心理辅导、家访等额外的工作更是家常便饭,说“披星戴月”并不为过。“在崔巧的微信上了解到,她的同事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白云蕊说,语气中带有一丝惊讶和无奈。乡村教师群体的收入之低,让《三妹》的公益之路萌发了最现实的考量:给乡村教师涨工资。
公众帮扶乡村教师热情高涨
作为中国广大师资力量薄弱地区的补充,330多万乡村教师实际上承担了5200多万中国农村孩子教育的大部分工作。他们在帮助乡村孩子成材,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虽然说国家历来重视乡村教育,但这一广大群体同他们服务的老少边穷地区一样,长期挣扎在没有身份和收入微薄的边缘。近两年,有关乡村教师生活困苦,甚至长期得不到编制而在教改中被辞退的事件屡见报端。
乡村教师所面临的这一严酷现实问题,让笛女影视看到了开展公益活动的空间。除了各种宣传活动,笛女影视以后每年都会选择捐助一位乡村教师。白云蕊表示:“我们每个月再给他们2000多,大概每个老师一年捐赠3万元。如果我们把这个行业带动起来的话,可能是一个笛女带动好几个笛女来进行捐助教师,这样就会捐助更多。”希望能借此推动捐助乡村教师的“多米诺骨牌”,通过民间的力量为他们营造一个巨大的“资金池”,为他们的福利建立一整套帮扶体制。
这种以少带多的模式首先在“格桑花开藏区助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笛女影视携手腾讯公益和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自5月18日到5月26日,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共吸引了22106人参与爱心捐赠,其中3198人发起“一起捐”,共为助学藏区募捐款项346057.24元,圆满完成了本次公益活动的捐助目标。
这一公益领域的“中国速度”让笛女影视惊叹不已,“上线之前,我们很担心,害怕捐助的不够或者只有很少的量,或很长时间没有捐助到位。但当我们这么去做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愿意帮我们。”这样的结果大大超出了笛女影视之前的预料。
“影视剧+公益”模式
有望改变公益理念
公众对于帮助乡村教师的热情在近年来急剧上升。光明日报社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后改名为“寻找最美教师”)已经连续举办了4年,成为这一领域“感动中国”式的领军节目。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在2015年通过他旗下的公益基金会设立“乡村教师奖”,每年评选出100位优秀的乡村教师,每个人获得10万元的现金奖励和持续三年的专业发展培训。
不过,无论是“媒体+公益”,还是“企业+公益”的模式,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媒体先天“为民请命”的属性,决定了它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将着重建设自己“社会公民”的形象,也早已成为国际标准。但是在影视剧产业中,像《三妹》这样从立项到最后宣发都强调公益性的作品,还是比较少见的。
电视剧《三妹》剧情设定在70年代,因此故事在40岁到60岁的中年人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具有极好的观众缘。而这一人群也是电视剧消费的主力军之一。白云蕊说:“这种类型的剧在近两年应该是特别有市场,所以我们会持续做下去。”
然而,不同于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更多样的认识,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对于公益的理解还是相对简单和浅显,很多将公益和慈善划上等号,认为公益是“有钱人捐钱”的活动。“我们就是要通过线下的宣传活动,一点点改变这种认识。”白云蕊说。
“既然我们做了,我们就会影响身边的人跟我们一起做。就好比现在有一个要饭的一样,很多人不会给他钱,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但确实社会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得到帮助。所以我们需要切身地去体验。这样会让周边的人慢慢地相信公益的力量,慢慢地把大家的爱心培养起来,影响更多的人。一部受欢迎的影视剧往往具有极大的宣传能量。所以在电视剧播出后,我们需要演员和影视公司一起努力,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影响更多的人,慢慢扩散开去。”白云蕊解释说。
然而“影视剧+公益”的模式多多少少还是会招来一些非议,有人会怀疑这是借着公益的幌子来为电视剧谋取更多商业利益。白云蕊对此不以为然,她说:“我不需要去澄清这样的误解。我们只是觉得有责任和义务去通过影视作品传播正能量。通过一部影视剧在舆论上制造公益话题,是为了引导人们的关注。至于我们具体做了什么,这不需要多少宣传。”
据白云蕊透露,《三妹》的“影视剧+公益”的模式在运作一段时间后,也给演员们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并且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主演练束梅和其他剧组成员表示会长期帮助乡村儿童,定期免费去给孩子们上课。“我身边很多演员、导演和影视剧行业的从业者,都在默默无闻地做着公益。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影响更多人。我认为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受到感染,要比单纯地去为慈善公益活动站台要更好。”
“其实很多人有公益的心,但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让他们参与进来。所以借着这部剧,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人是想做这件事情,却苦于找不到一个平台。”
在小试牛刀,体会到“影视剧+公益”的模式给影视公司、演员、乡村教师和孩子们带来的多赢局面后,白云蕊说今后笛女影视打算给签约演员更多参加公益宣传的机会。“我们是做了之后才发现,电视剧的投资方特别适合去做公益的事情。这个效应可以无限放大。”就像一面放大镜,公益需要借助影视剧,发挥出深入人心的力量。
■ 本报记者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