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罕·见的世界”——罕见病家庭纪实摄影展
疾病是联结身体、自我和社会的无形网络的具体表现,患有某种罕见病,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某个生理功能的异常,而是应该把它放在社会层面去探讨,因为病友的心理和社会环境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又恰恰是人们无法理解的,甚至有时无法言说。
疾病除了症状,也常常被赋予文化层面的解读,白化症、卡尔曼、白塞氏症、苯丙酮尿症、结节性硬化症、肢端肥大症等罕见病的病友就会面临歧视和排斥,家庭成员也常被视为不吉利或感羞耻,甚至背负道德指责。
于是,孤独,是疾病带给我们最先的副作用。这种孤独感竟然存在于众人围绕的周遭,是你内心所感受到的无助和迷茫。
罕见病家庭纪实摄影展(Rare but Real: An Exhibition of People Living with Rare Disease)是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于2013年8月发起项目,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摄影师历时3个月走进20个罕见病家庭,跟踪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而又不一样的20个家庭故事,以照片、文字、影像的方式真实地走进公众视野。
继2013年12月12日至19日在上海首展后,摄影展将于今年的2月28日“国际罕见病日”期间在北京巡展。《公益时报》挑选其中几组照片,希望能通过展现一个群体的真实故事,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罕见病家庭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罕见病发展中心供图)
高洪舟今年22岁,在罕见病发展中心实习,因为一头白发,同事和朋友都称呼她为小仙女。3岁的时候,高洪舟就发现了自己异于常人,妈妈开始给她染发,一直到18岁,高洪舟决定不再染发了:一是染发对人体有伤害,二是她觉得自己开始认同作为一个白化病人的身份。高洪舟喜欢北大的未名湖,路过的学生和游人,好奇地看着这个穿白色裙子的白皮肤女孩,甚至有学生在身后给她拍照,高洪舟说,各种目光她都习惯了,而且白化病人的眼睛不太好,看不清反而是好事。
(钟锐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