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黄婉萍
随着农业技术发展,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愈加丰盛。但“镉大米”、“重金属蔬菜”等有毒有害食物被曝光后,我们才渐渐发觉,丰盛而漂亮的食物背后暗藏杀机。我们发现土壤出了大问题——生态破坏、土壤污染。这些大问题又是如何引发的?有些人认为土壤污染罪魁之一是化肥滥用。在这个背景下,拒绝滥用化肥的“有机食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常见如有机蔬菜、有机大米等。本文讲述的“老茶厂”故事,也是有机耕种茶叶的一次成功尝试。
“鱼池茶厂”的前世今生
据史料记载,台湾种茶始于17世纪末。上世纪初日治台湾初期,日本人为了满足其国内需求,在台湾开始大规模种植红茶。上世纪20年代日本人引进印度阿萨姆省的茶树种子到台湾试种。起初人们还担心生产出来的茶叶风味不及原生产地,出人意料的是,日月潭丰富水气的孕育让红茶除了有阿萨姆的风味外,还多了一股淡淡的果香,创造出独特的“台湾味”。于是,茶农在日月潭鱼池村周边开始广播阿萨姆大叶种茶苗,鱼池茶厂应运而生。鱼池茶厂茶园面积广达794公顷,员工多达两三百名,是当地最大的茶园,并且24小时作业。鱼池红茶盛行一时,成为日本天皇的贡品,在国际上享誉盛名。二战后,国民政府收复台湾,日本人建立的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被政府接收后改组为台湾农林,“鱼池茶厂”也归属台湾农林。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鱼池茶厂的红茶产量居全省之冠。
不过,自上世纪70年代后,红茶产业逐渐没落。一方面,槟榔市场经济效益更高——当时一棵槟榔树可以卖到一千元,许多茶农改种槟榔导致茶株严重流失,茶厂面临存废问题。另一方面,当时一些东南亚机械采摘的红茶大量倾销台湾,掠夺红茶市场。鱼池茶厂受到重创,到2000年,这个老茶厂仅剩五个员工,走过半个世纪的鱼池茶厂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日月老茶厂”的重生
1999年台湾921地震后,鱼池乡公所积极推动红茶产业的复兴,台湾农林公司决定整建老茶厂,并改名为“日月老茶厂”。
老茶厂转型为有机种植还得从农林前董事长夫人庄惠宜谈起。这里边还有一段小故事:小时候庄惠宜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经常转校,长时间的分离让她对别离产生了恐惧,甚至不敢交朋友。她在中学阶段又经历了亲人离世,这让她惊觉生命的渺小并心生敬畏。后来,庄惠宜通过姐妹介绍接触到了“有机栽种”。当她听到“全程不使用农药”、“不因人类的需要而杀害生命”等介绍时,她动容了。有机栽种唤起了她内心对于生命的感恩与尊重,她预见到这一切可以让更多的生命获益,而这个生命可能是菜园里的虫,也可能是农夫,更可能是消费者自己。
为了让自己先生认识到有机农耕的好处,她总是利用周末带着先生参观有机农场。1993年初,她与先生来到了鱼池茶厂。时任厂长吴森林自小在乡下长大,深知农药让土地慢慢没有了生命,只长青苔不长花草,于是自己在辖区内的李子园坚持不用农药和化肥。听说董事长夫人也关怀有机,吴厂长便以一包有机红肉李相赠,两个人就这样因为一包有机李子结识。因为彼此都有照顾土地,关怀生命的有机理念,这也成了启动农林公司转种有机茶的契机。
此后,日月老茶厂开始试行“有机栽种”。2003年1月1日,日月老茶厂全面停药,开始自制堆肥,推动阿萨姆有机栽种法,采用老祖先解决土壤贫瘠的耕种智慧:休耕、间作、梯田、堆肥、种植绿肥作物、人工除草等。同时,茶厂还有着疼惜大地、保护生命的理想,深信孕育有生命的好茶是来自爱的付出。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推广,原先种植槟榔树的农家又改种有机茶叶,茶厂也建立了一套有机制度。2004年11月16日,日月老茶厂通过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验证为有机农业转型期,成为台湾第一个通过有机验证的阿萨姆茶园。
2006年3月,茶厂成为财团法人台北市留公农业产销基金会之“有机农业示范农场”。2007年10月3日,茶厂在苗栗县铜锣乡的茶园,也通过了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有机栽培的验证。2012年1月1日,慈济茶园获得“无基改农区”立牌,也正朝向尊重生命和大自然的耕作方式迈进。
然而,日月老茶厂的转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不用农药不施化肥,日月老茶厂的产量少了一半,五公顷的茶园只能制成五百斤的茶,采茶的茶农甚至被茶叶上的毒虫叮到吊点滴。这些,难免让人挫折,也不禁让我们疑问“有机农法”的种植是不是得牺牲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的观念中,似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其实不然,让我们一起看看老茶厂是怎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
转型为“观光休闲茶厂”
在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城乡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休闲、度假等方向,生态热、休闲热已经成为市民的追求。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等来增加产品溢价。
日月老茶厂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2004年春天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从“制茶厂”转型为“观光休闲茶厂”。在庄惠宜的争取之下,母公司拨款300万元作为厂房改建经费。老茶厂改建原则为尽量保留老厂房外观原貌,不作多余的装饰。改建后的茶厂让游客参观与体验红茶制作过程,并品尝有机蔬食餐饮,为老茶厂开启新生命。
茶厂内一楼则保存了一些颇具历史意义的大型制茶机器,其中包括了揉茶、发酵、干燥时会用到的工具,难得一见。随着解说人员的解说,游客还可以参观整个制茶过程。二楼原本是萎凋室,改建后的部分空间成了用餐、喝茶与住宿的地方。为让游客在体验鱼池红茶文化之余,也能品尝地方农特产美食,老茶厂也自行种植各种有机蔬果,研发标榜有机、零污染的健康蔬食餐。最终,老茶厂以民宿与茶厂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一个全新的面貌。
老茶厂原本的仓库改装成厕所:因为尊重,所以坚持换拖鞋。尊重使用的人、礼敬清洗的人、善待这个人人都需要的空间、珍惜清洁所需的水资源。脱鞋,是体现尊重的一个仪式。刨除柏油路面,让大地呼吸,老茶厂里的一切都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与环境共生的企业文化
日月老茶厂农人认为,人类应该回到老祖宗传统的自然耕种方法,轮耕、休耕,让土地有时间喘息。如果我们一直强迫土地生产,就像在它身上一直打开伤口;而撒农药、施化肥,就是在伤口上撒盐。而自然农法讲究万物共生的平衡状态,茶厂负责人曾思璇认为,“有机”这个词不只是不撒农药,也不是让杂草、昆虫和农作物自生自灭,而是农夫不将杂草拔除,只将杂草割起来,铺在农作物的幼苗上。如此一来,杂草成为农作物的天然肥料,而原本被割除的杂草根部腐烂,同时也构成天然的根穴道,让空气和雨水可以在地底流通,让蚯蚓或其他爬虫类拥有生活空间。她认为,让土地肥沃的方法不是喷洒化学药剂,而是让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得以相互作用,这样的土壤种植出来的作物才会是更加有机和健康的。就这样,老茶厂透过茶厂形式,以滴水穿石般的力量,把保护土地与人类的公益行动传递出去。
习佛多年的庄女士深信自然农法与关爱环境教育的重要,就如同僧人般的深刻信仰。她希望以日月老茶厂作为教育平台,带领一群为保护环境奋斗的伙伴,透过有机无化学及动植物食物链方式植茶、制茶,并借助环境教育课程导览等,宣导村庄附近农夫能以同样纯净无污染之自然农法栽植蔬果。而日月老茶厂的厂房,则希冀留下茶厂老建筑记忆,将新的环保农业价值通过隐藏于日月潭山中的茶厂重新发掘出来。我们在日月老茶厂的官网中也看到,茶厂还提供了环境教育的课程,显然这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据公益慈善学园)
■ 黄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