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于俊如
“菜好不好吃,首先要自己尝过才知道,项目做得好不好,一定要自己去看。”为了考察项目点、监督善款使用,她勤走一线,去到乡村,深入灾区,只为不浪费钱、物,不浪费爱心。
“做这件事累不累?累,身体累但是心不累。用不同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的风气,是我的理念。”为此她到处去演讲,发掘更多的爱心,链接资源,期待播下的爱心能够继续传播下去。
她就是台积电慈善基金会董事长张淑芬。
去年,张淑芬获颁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第14届爱心奖,所获的14万美元的奖金也被她继续用于照顾独老、推广孝道、关怀弱势、强化环保为四大主线的慈善计划中。
“做慈善是很好的教育,因为我们走到第一线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在帮助别人,而是他们在帮助我成长。我要谢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支持是我往前走的力量,我更要谢谢我的先生——张忠谋。没有你的支持,我不会走下去,因为他常常找不到他的太太,因为我都是在偏远地区。你知道我是爱你的。”在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第14届爱心奖颁奖典礼的现场,张淑芬简短的获奖感言,将作为妻子对丈夫的歉疚与爱意,热情洋溢地呼喊了出来。
回想2009年接任台积电志工社社长的职务时,在企业界、艺术界颇有建树的张淑芬的确是带着一些情怀,但也是不得不接下的,“因为没人要接任”。
经过10余年的实地探访,亲身实践,如今的张淑芬,完全是乐在其中,如鱼得水,并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正如她说的,希望能把自己多的时间和资源,分给需要的人,“就像无意间埋下一颗种子,再回头,可能已是一座森林”。
独辟蹊径:都帮孩子,我帮老人
台积电志工社成立于2004年,最初的设想是利用企业科技方面的优势,培训志工(即志愿者),在科技馆做导览,介绍半导体集成电路等。2009年,张淑芬接下志工社社长一职,本以为可以妇唱夫随,结果身为台积电董事长的丈夫张忠谋提出了两点要求:不碰钱,不强迫。
“不能强迫企业的员工做志愿者。”对此,张淑芬记忆犹新,不过“不碰钱”的原则一直坚持到现在,她也表示理解,“我背后是一个大公司,我可以自由做,长久做。但是也必须很小心,不能伤害到公司。”
张淑芬接手志工社之后,在坚持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将重心放在了帮助老人的身上。只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帮孩子的多,关注老人的比较少。
在关心老人方面,张淑芬一直强调的是快乐志工。为此,在老人的选取方面,张淑芬提出,第一,老人不是生病的,这样不会增加志工心理上的伤感。第二,用欢乐的方式去陪伴,并非是在医疗方面的照顾,而是心灵上的关爱,尤其是过节的时候要一起过。
为此,张淑芬选择了以退伍老人为主的荣民之家为项目点。志工以家庭为单位,带着自家的老人、孩子,从台积电公司门口坐巴士到荣民之家,与那里的老人们一起唱歌、做饭、做手工、打麻将等。每周一次,每次服务二三十位老人,由不同的志工家庭陪伴他们,结束之后再一起回来。对于老人而言,这是一个欢乐自由的时间,对于志工而言,则是一次家人与另一家人的欢聚。
值得一提的是,张淑芬一直要求志工与老人的感情不要过深,因为担心将来老人走的时候,志工们会很伤心,更希望大家记住在一起的时光。而且张淑芬也不希望那些老人真的完全依赖在一个孩子、一个家庭身上。
“因为你来,所以我才出来了,我太太现在还在殡仪馆里。”当初一位老人的话,张淑芬至今还记忆犹新。
十余年的坚持,虽然强调的是“快乐志工”,但是依然难免见证生老病死。这期间不断有人离开,也不断有人住进来。
孝道倡导: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自己忘记的事情
在志愿者与老人的陪伴过程中,张淑芬发现,老人长期没有亲人在身边,但是,当老人过世的时候,却有很多家属出现。
“老人真正需要的时候,没有人在,没有人照顾他们。”这让张淑芬觉得,那存在于家人之间的情与伦理,已渐渐淡化、式微。因此在2015年将推广孝道列为重点项目持续推广,希望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拉回来。
推广孝道的第一步,做试点。首先,张淑芬找到台南市市长帮忙,并在台积电慈善基金会共同协助下开展试点项目。有的中小学将孝道融入教学 (中文、数学……) ,也有大学生帮社区长辈写传记,从不同的年龄体现孝道。到了2016年底,已在乐龄学习中心、各区关怀据点及各级学校开始有效果显现。
试点的成绩,让张淑芬信心十足,希望能通过台南市的孝道推广实绩,用标竿学习 (Benchmarking) 的方式,由第一线的校长/老师,做孝道推广的实务分享。
于是,张淑芬找到了媒体、教育局,动用了她能用到资源,通过分享教育成果与具体实例,推动孝道入课堂的事情。终于,张淑芬感动了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国教署”(该机构管理范围为高中及高中以下中学、小学)负责人邱干国,开启了在正式体制内孝道推广全台湾地区的契机。而这整个的实施过程,也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2017年7月,“国教署”召开孝道教育教材研讨会议,成功推动将孝道教育专区独立设置出来,如此更可方便取材推广,并加入关键字设定,以便分类与搜寻;同时研拟成立教材研发小组,做为日后推动的核心单位。
“当看到教材出来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是红的。”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淑芬至今感同身受。
除此之外,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她所到之处,亲子工作坊都陆续展开,通过互相理解的游戏,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理解。
在学校里,还会组织学生拍摄相关主题的视频,5到8分钟,进行比赛,获奖的视频继续作为素材进行传播教育,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面对表达谢意的校长,张淑芬告诉他们的是,不要感谢我,只希望你能把我们在学校里做的事情告诉学生家长,鼓励他们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在她的心里,更希望整个社会一起做。
因为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在张淑芬看来,倡导孝道,只是要把这个点推出来,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做,只是提供一种选择,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自己忘记的事情。
面对更多老人的需求 她选择拒绝
对低收入老人十余年的陪伴,张淑芬及团队做了很多细腻的事情,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可分享,但是面对其他老人中心的希望,张淑芬拒绝了:“我不能把全台湾关于老人的事情都做了,得让更多人进来。”她希望的方式是与更多的企业分工合作,来照顾不同的族群。而这样的公益理念,也始终贯彻在其他领域的项目之中。
第一部分,她让社会上不同企业及组织看到并体验他们所做的事情。当他们在实践公益的过程中,获得了成果,品尝到助人的快乐的时候,她就退出了,而他们会继续走下去。
“所以刚开始我是比较辛苦。”张淑芬解释说,“我每到一个地方,见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去跟他(她)解释我在做什么,你们可以做什么。”
每一个项目做完,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张淑芬一直都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将爱传播出去。而这个愿望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生根发芽。平台的概念越来越清晰,既然很多人都在做,也都想做,那我就替你们链接起来。
爱互联:用不同的力量来改变社会的风气
一路走来,张淑芬见到了很多人有需求,需要帮助,也有很多人想帮助人,但是没有目标,所以“爱互联”项目应运而生,把这些人对接起来,让大家一起看到向上的力量。
2014年,张淑芬将医院的医生和服务独居老人的志愿者两个团体连接起来,资源共享。医院有些特别通道,可以让照顾独居老人的志工,送得更快一点,并设有24小时专线,方便联系,尤其是夜间的时候,可以更及时。
除此之外,医生也会去看望老人,双方的志工还互相学习,比如教老人如何吃药、如何洗澡等等。
目前,全台湾地区已经有八个项目点在同时进行。
未来要做的事情:远程教育
从2004年台积电志工社成立做环保技术宣传服务,到2009年张淑芬接手开始照顾老人,再到2017年为了项目扩充的需要,成立台积电慈善基金会,至今,台积电志工项目涉及的领域已经涵盖了环保、养老、教育等多个领域,其志工队伍也从400多人增长到1.02万人。
2019年开始,面对城乡教育的差距,张淑芬开始做远程教育,希望能将城市的教育资源向乡村适当倾斜,拉小城乡差距。为此,她不是在演讲,就是在去演讲现场的路上,每到一处之前,都会先想好需要的资源。
有朋友疑惑说,你为什么要那么可怜,跟人要东西?对此,张淑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跟人要东西,而是在帮助他去帮助别人。自己做的事情已经实践并检验了过程,你信任,就一起做。做过之后,觉得好,自然就会一直做下去。
张淑芬本身是很幸福的人,不用担心经济,想捐钱就捐。对她来讲,看到需要帮助人获得帮助比我自己有钱更重要。帮助大家把心中的爱送出去,这是她一直未变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