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企业如何介入公益?对于企业而言,选择何种公益模式并非完全可以自作主张,毕竟企业基因会限制公益行为,并非任何企业都可以在工作中渗透进公益元素,即便有类似的尝试,它所获得的公益效果可能也很有限。
互联网科技类企业往往可以轻易就发动一场公益行动,像去年阿里云工程师自发建设的技术公益平台“码上公益”,给缺乏互联网技术能力的公益组织提供了很便捷的抓手,也给了好的公益创想一个能够落地的机会。
而相对传统的领域比如制造业恐怕就没有这样的便利,至少它更可能因体系累赘而导致实现成本偏高。
当企业的产品没有构建起相应的社交渠道,你就很难动员那种大众高参与度的公益行为,这可能是很多非科技类企业采取相对传统的方式开展公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都喜欢由自己主导那种一呼百应的公益行为,可前提是你要有海量而且粘性强的用户,像“蚂蚁森林”这样的产品几乎不可复制。
解读一个企业参与公益的价值内涵,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企业员工在其相应的公益行动中充当何种角色。企业在开展公益工作的过程中,除了无法避免地面临模式选择问题,往往还会面临员工公益角色的定位,员工参与其中,还是完全与其无关,不同选择给外界留下的印象也截然不同。阿里巴巴最近推出该企业内部的公益项目大赛——橙点侠益榜,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所有项目都是企业员工参与其中,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或者业余爱好,在工作中挖掘公益元素,公司继而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使得公益项目得以做大做强。
这样一种孵化模式,完全是“市场化选择”的过程,“蚂蚁森林”脱胎于支付宝,将“碳账户”融入其中,员工对该公益项目介入颇深,他们既是第一批“碳账户”的持有者,也是最为坚定最为忠实的用户;又比如“农村淘宝公益3小时”,利用农村淘宝的基础网络,员工在工作的同时介入公益,给农村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于无声中融合了工作与公益,仅2016年到2018年三年时间,农村淘宝就号召了数万名村小二参与公益行动。
员工参与公益其优势显而易见,一是降低了企业介入公益的成本,公益可视为工作的延续,企业只要赋予员工足够的发挥空间;二来,更重要的在于,员工主导并参与的公益行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公司气质,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公司的一种特殊资本。最简单的,当员工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中——既能谋生又能通过介入公益从而实现一种相对超脱的价值。把公益基因植入的最为深入的阿里巴巴集团,截至2018年1月17日,全集团员工2018财年有86329人次申报公益时共104509.8个。而马云一人就申报了60公益时。
更重要的是,这种内部的员工公益正在以巨大的驱动力裂变出去,发散成对外界的感染力,整个阿里巴巴公益推动了全社会近47亿人次参与,其中累计有超过3.1亿买家、177.8万卖家通过阿里巴巴平台投身公益。从员工、企业自发参与公益到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这是一种更为宏观的价值与力量。
其实,员工参与公益已经是国外的潮流,近年最具社会责任的雇主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员工投入公益时间上差别不大,都愿意让员工切身参与公益。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社会公益实践者呼吁企业动员员工、带动员工参与社会公益,一项由VSO(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北京代表处)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联合进行的“中国企业志愿服务研究”调研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介入公益行动,而这类行动的主力军往往就是企业的员工。当员工们穿着印有企业元素的文化衫参与公益,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也就变得形象、生动且亲切可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阿里这种由员工孵化、主导的企业参与公益的模式,会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主流。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