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医者仁心
为弱势群体弃商为善
改革开放40年风云激荡,企业家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者、贡献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瑞平来说,40年的社会变迁几乎覆盖了他的整个人生,也见证了他“把爱传出去”的初心。
1998年,22岁的张瑞平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个大胆的念想,独身一人南下创业。他独自面对创业艰辛,在经历种种磨难后终于在离家3000多公里的福建龙岩成功扎根。超强的商业天赋让张瑞平的事业迅速发展,仅一年就进入厦门、泉州两地医药市场。2007年初,随着成功入驻福州,他完成了福建省“新特药”的网络布局,成为全省同行业领先公司之一。
然而,多年医药行业的深度从业经历让张瑞平看到了太多的悲痛,对弱势群体无人帮扶的绝境感同身受。面对他们买不起药、看不起病,以及很多人因病返穷、不得不选择放弃治疗的无奈境遇,一颗公益的种子在他心中逐渐扎根。2010年,张瑞平抛开一路建立的种种辉煌,选择向更有价值的未来前行,踏上北上求学之路。而这一去就是9年。
9年的知识积累与思维开拓,加之20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让张瑞平实现了个人的再次升华。此时,20多年来对解决弱势群体医药问题的责任感与同理心,让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和极具正义感的人。
2016年对于张瑞平来说,是他人生崭新篇章的起点。
为了让得不到有效医疗救助、生活在病痛中的贫困弱势群体重获新生,2016年12月,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的健康战略精神感召下,一家聚焦健康领域的基金会在张瑞平的推动下于北京成立。
为了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免费获得医药救助,张瑞平组建了国内首家以“新药救助”为模式的大型非营利机构——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使数百万弱势群体能够在未来因他的善举获得免费治疗及康复。
艰辛探索
为健康扶贫开辟新路
作为医药救助领域的先驱代表,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一直以实践者的身份摸索前行。
面对日趋严重的健康问题,一条普惠化、便捷化、均等化的医药救助有效服务路径亟待实现。基金会瞄准这一趋势,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新药救助”公益模式——将政府、企业、慈善公益组织、急需帮助的群体整合,以创新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形成直达受众的公益生态链,使医药救助活动价值最大化。基于该种模式,只要受助者满足受助条件,由政府监管,企业和个人参与支持,公益慈善基金会或机构直接匹配服务商于受助者,以实现快速精准的无差别服务。
为更好地开展公益行动,把爱传出去,基金会联合中华慈善总会于2018年成立了“福寿基金”。福寿基金拟于5年内在全国范围陆续开展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脑神经系统疾病及眼科疾病、肝病、糖代谢疾病、风湿病疾病、妇科病等10类病种救助活动,将免费药品发放给有需要的弱势群体。由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基金会传爱的起点就选择了比较贫困落后的青海、新疆等偏远山区,并将逐渐面向全国,救助需要帮扶的少年儿童。
福寿基金成立至今,开展了大量慈善救援行动,而每一次的竭尽全力,都是为了爱的传递与医药事业的进步,更为了所有民众健康梦想的实现。
传爱为始,行爱为终。作为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的公益使命,坚守和责任是张瑞平时刻铭记在心头的信念。何为坚守?坚守就是在资本浪潮中保持公益的初心;何为责任?责任就是牢记自己最初对健康扶贫的承诺。而引领他向前的,就是始终不灭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创新、奋斗和使命。
一路前行,无问西东。面对挑战,张瑞平时刻谨记要做一家有立场、有理想、有情怀、有坚守的救助型基金会,将健康战略化为切实惠及民众的医药福利,让社会上的温暖真正抚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病患。
怀揣敬畏,坚守初心。让医药救助把爱传出去,让公益服务大众健康,这是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对未来的承诺,更是张瑞平始终不变的仁者之心。
语录: “以‘新药救助’公益模式及行动,感染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救助的行动中来。把爱传出去,让社会上更多患有疾病的贫困妇女、儿童和老人获得身体健康,也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给予的爱和温暖。”
档案: 张瑞平,1976年出生。原益康臻品(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北京葆康益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张挥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会长。
在多年医药推广事业生涯中,张瑞平发现,中国存在众多孤寡老人、退役老兵、偏远地区残疾群体、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因病返穷。张瑞平决定放弃自己的事业,投入到人生的另一个梦想之中,为这类弱势群体提高生存质量组建国内首家大型“新药救助”非营利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