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世纪金源集团 黄如论、黄涛:慈善报国,家族传承的基因
世纪金源集团 黄如论、黄涛:慈善报国,家族传承的基因

2019-04-2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黄如论


黄如论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


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落成揭幕仪式


三十年前,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已经是菲律宾知名华侨企业家,因其古道热肠、情重桑梓,在华侨之中极有威望,亦受当地政府青睐。“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当时,黄如论经常用出自于北周庾信《微调曲》的名句教育家人,让其勿忘祖国母亲,自己的根永远在中国福建。

二十八年前,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福建政府为了招商引资,找到黄如论,希望他能够回国投资,并带动更多华人关注正在发展中的祖国大陆。已经在菲律宾事业大成、生活富足优越的黄如论,为回报桑梓、报效国家,毅然决定放弃国外优渥条件,举家归国,创办事业,穷毕生积累之财富参与祖国建设。

十六年前,“非典”从南方凶猛袭来,肆虐全国,北京疫情尤其严重。作为在京投资的华人华侨企业,黄如论率先向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捐赠人民币1400万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起抗击SARS。

十一年前,中国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举国震惊哀痛,黄如论和黄涛父子又率领企业站出来,先后多次大额捐赠,鼎力赈灾。

三年前,中菲关系冰冻三尺,黄如论作为旅菲爱国华侨,为菲律宾政府捐资2亿元人民币建造两所戒毒所,发挥在菲侨界影响力,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奉献力量。

……

一次又一次,一笔又一笔的大额捐款,只要祖国和家乡有需要,黄如论就义无反顾,本着一腔浓浓的赤子情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民报国。

慈善界的“布衣老板”

谈起黄如论,给大家最大的感觉就是低调、务实,其“讷于言、敏于行”的态度,也赢得世人由衷的敬意。他创办的世纪金源集团不仅在房地产领域蜚声业界,还拥有五星级大饭店、大型购物中心、物业生活服务、文旅、大健康以及金融资本运作等大型支柱产业,至今在中国大陆投资2390亿元人民币,开发各类商品房7100万平方米,缴纳各类税金421亿元,内部员工两万余名,先后安置下岗工人5000多名,间接解决了8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相对于事业的成功,黄如论更在意的是慈善事业。“我是穷苦人出身,今天的成就,靠的是祖国和改革开放政策,也靠着这个社会对我的支持。所以说事业成功了,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也不要忘记需要我们帮忙的人。”善者仁心,黄如论尤其关注弱势群体,曾经通过福建省慈善总会助养3000名孤儿,历年资助上万名贫困大学生,捐款1亿元成立非公募基会——福建江夏百姓医疗救助基金会,专门资助患病贫困人口;捐款近亿元用于边疆穷困山区临沧建设万亩泡核桃基地,帮助当地农民饲养1000头优良品种奶牛,让这些缺少经济收入来源的家庭拥有一步步致富的希望。在黄如论慈善的历程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据了解,世纪金源至今慈善捐赠累计高达60余亿元人民币,慈善项目近1000项,慈善范围覆盖扶贫、医疗、教育、助学、科技、文化、敬老、助孤、残疾救助、新农村建设、环境生态、体育运动等诸多领域,几乎惠及全国各个省份。尤其令人敬佩的是,黄如论的行善特点与他肝胆义气的为人性格如出一辙,每次慈善捐助都是大手笔,行云流水,从最初的数十万元到百万元,从数千万元到亿万元,不是现金就是实物捐赠,慈善时间跨度三十余年,无论企业经营顺利还是正承担着沉重的资金压力,他都尽己所能慷慨捐赠,从未停竭。黄如论曾经说过:“首富不如首善。”这可以看作他对商业成就和慈善成就的不同态度。作为成功的大企业家和大慈善家,黄如论生活却极为简朴,常年一双普通布鞋,饮食出行从未讲究,在商界流行购买公务机时,就曾坦言“不是购买不起,而是不能浪费”;视察工地项目,从不惧灰尘与泥泞,亲力亲为,率领高管团队深入施工现场指挥检查;黄如论还亲自题写书法“务实高效、开拓进取”,作为他创办企业的精神写照,勉励其干部员工;被业界誉为“布衣老板”之形象可见一斑。

华侨之心,家国情怀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作为华侨,“家国”两个字在黄如论心中重有千斤。“我是喝闽江之水长大的,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祖国的繁荣强大是海外华侨的最大心愿。”黄如论认为,国家要强大,教育和科技是必由之路,科教兴则国兴。纵观黄如论的慈善捐款,教育和科技所占比例最高。教育方面,2003年,先后捐资3.3亿元兴建四年制本科大学福建江夏大学;2010年,捐资3亿元兴建河南省中原文化艺术学院;2013年捐资2亿元兴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建中国人民大学“如论讲堂”及商学院、设立国学基金和各类奖学金;捐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设立教育经济学发展基金、奖助学金,成为北京大学个人出资支持力度最大的助学金项目。而由其捐建的各类中学、小学之校舍与教学楼等则不计其数。为了助推福建科技的发展,2010年又向福建省政府捐资9亿元兴建福建省科技馆新馆,并亲自统筹指挥建设;2012年捐款1亿元成立中国科协安老基金。从这一个个项目,从这一串串数字,诠释了黄如论兴学报国、科技强国的民族情怀,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华侨对家乡和祖国的一份炽热的深情。

“山连海呀海连江

你是金凤凰 是山海的故乡

山连海呀海连江……”

黄如论曾经为家乡福建连江作词《海连江》歌曲。故乡的青青海湾,给予他的就是大江大海一般的情怀。作为华侨,他对家乡的热爱升华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家国情怀不断生长并激荡着他的胸怀,沸腾的血液流淌出以国为家,爱国如家的深厚情感。

家族传承,爱心永恒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这篇由宋代名儒朱熹的葱汤麦饭诗,因其言辞质朴无华和胸怀天下苍生而名传千载。少有人知的是,这段词章,是朱熹在宋代大儒朱熹弟子黄榦家中所写。朱熹深爱黄榦“志坚思苦”的大才,将仲女许配给他。一日,来到女儿家中,彼时女婿黄榦出门在外。因家中贫困,女儿以葱为汤,以麦为饭招待父亲,因餐食简薄面带惭色,朱熹见状,便挥毫写下这篇“葱汤麦饭”,意在安慰女儿,亦鼓励女婿当心怀民间疾苦。黄榦回家后便将这首诗贴在壁间当作座右铭。黄榦,便是黄如论先祖,黄氏家族祖祖辈辈承衍家风,源远流长。黄如论善济家国,身体力行,长子黄涛在这样家风的浸润之下,耳濡目染,追随父辈热爱公益、丹心报国。

黄涛作为世纪金源集团总裁,工作极为繁忙,但始终身体力行、热心各类公益活动。他积极参与福建省光彩事业,捐资1000万元资助福建省精准扶贫,推动“光彩·助推贫困学生创业行动”“同心·海西春雨光彩助学行动”“百企帮百村”等各项光彩事业活动。捐款资助文化建设,参加《闽商发展史》首发式、《闽都文化》研讨会等,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黄涛还应邀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为学校发展奔走尽力;在繁忙的工作中还受聘担任北京大学“燕园领航”导师,亲自指导家庭经济困难的北大学子,拓展视野,规划人生发展。积极借力互联网推进公益事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合作,组织全集团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其爱心与情怀,可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作为“善二代”,黄涛已经不满足于慈善捐款、仗义疏财,开始着眼于建立家族慈善组织与制度,推动形成科学的慈善观,传达专业、创新、生态的慈善公益理念。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地在慈善公益领域发挥作用,开始探索用家族财富成立家族慈善基金会,建立完善的慈善制度,聘请专业人员,用制度激励与保障,将财富用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中去。他认为:“要做好慈善公益,就如商业运营一样,一定是专业的、科学的,要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最大发挥财富慈善的作用。”为了发挥爱心的作用,让企业内部更多的人走进慈善,黄涛在世纪金源内部启动了一项公益活动,个人出资每年都对集团百余家公司内部考上大学的经济困难员工子女,资助奖助学金每人每年6000元,邀请学生假期自愿到公司带薪实习增长才干;提倡每家公司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慈善活动,将慈善公益精神传递更多的人。

黄如论、黄涛父子领导的世纪金源集团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与慈善形影不离,其父子也多次一起排在中国慈善榜榜首,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对于财富,黄如论曾如是说:“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也是一样,更大的价值在于人生抱负的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成功了,就要更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民族的未来。”而令他最为欣慰的是,慈善与报国,继承有人,发扬光大。

档案: 黄如论,菲律宾知名华侨企业家,古道热肠、情重桑梓。长子黄涛在家风的浸润之下,耳濡目染,追随父辈热爱公益、丹心报国。世纪金源至今慈善捐赠累计高达60余亿元人民币,慈善项目近1000项,慈善范围覆盖扶贫、医疗、教育、助学、科技、文化、敬老、助孤、残疾救助、新农村建设、环境生态、体育运动等诸多领域,几乎惠及全国各个省份。

语录 “金钱只是一个符号,再多的钱也是一样,更大的价值在于人生抱负的情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人成功了,就要更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