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2018年5月29日,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支持和指导,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达州黍苗乡村服务中心等四家机构共同发起“百乡工程” 在北京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正式启动。
“百乡工程”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质量兴农、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县乡党委领导推动各部门、各机构形成合力为资源平台,以农业合作组织联合会为执行组织,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工作队伍,联合科技、经济、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县乡政府,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人文传统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并设立产业基金予以实施。“百乡工程”不仅在全国选择有代表性的县乡做试点,还将努力探索以平台方式集聚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乡村振兴的多元化做法。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作为百乡工程的指导单位,这绝非偶然,而是这个所的传统和历史使然。社会学所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学恢复后于1980年才设立的。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社会学所精英辈出,是国家级的一个社会科学智库。社会学所的第一任所长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第二任所长是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他们两位都过世了,而他们身体力行做社会调研,关注社会问题和前沿走向形成了这个所的学术传统。
莅临本次新闻发布会的王春光副所长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知名专家,在现场致辞上,王春光表示:我们现在的乡村振兴是国家,中国梦实现的行动,没有乡村振兴中国梦很难实现,四个全面、五个一体更难以实现。百乡工程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让社会各界多方参与,也是符合国家提出的社会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国家行稳致远,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发起“百乡工程”的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和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团,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多年担任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为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
2005年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即发起农民合作组织联合的农禾之家联盟(现成员超过300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倡导农民合作组织走向集合作金融、供销、农技推广、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农协方向,并借鉴日韩台等地的综合农协模式,通过多个县份的试点探索东亚综合农协模式的中国道路。
本次提出的百乡工程试点计划,是农禾之家在充分了解微生物农业技术对农业提质增效的作用和机制后,商定该行业内位居首位的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将流通领域中具备多年理论实践经验的专家型人才吸纳进农禾之家基金会担任要职,以解决在科技和经济两方面领军人才的问题;加之拟用于撬动当地人才的大学生工作队的黍苗公益等优秀公益组织;因此,现有计划已落实操作中的各关键环节的领军人才,对整体计划的落地执行起到稳定的支撑,同时加强了可控性。
在“百乡工程”启动仪式上,发起单位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达州黍苗乡村服务中心和首个试点乡镇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李旭东书记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百乡工程发起的初衷,过程,以及在试点落地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李旭东书记,提起百乡工程,就止不住的兴奋,一直想为当地乡村发展做些事情,却苦于没有方法的时候,看到农禾之家会员发的一个消息,经过上网查看和了解杨团的学术文章后,大年初二跑到北京找到杨团老师聊了一下午农村发展,当场一拍即合,成为百乡工程第一个试点乡镇。
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以党委工作部来统筹,依托百乡工程的平台和资源,李旭东书记表示有信心,也有决心搞好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
北京农禾之家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范洵对于百乡工程有一套完整的规划:首先通过组织全国顶尖专家团队对当地的产业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诊断,从农业的产业上对当地的农业去短板,发挥优势,同时联合全国供销总社,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等平台,借助神州信息,布瑞克集团等具备全国性涉农大数据机构的优势,建立起一套公益性公共服务销售平台的新流通体系中心。
流通平台和体系建立后,好产品才是能让市场认可的核心因素。对此,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汝新,从生态概念的角度,阐述了微生物技术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在中国富强繁荣的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许多有志青年也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真正到了乡村,却不知道该怎么干,如何干。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辜家齐和英国华威大学毕业的张家齐就遇到了这样的迷茫。通过公益和网络渠道了解到杨团老师关于中国三农的文章后,他们感觉找到了方向,在一次四川的讲座结束后,两个一腔热血的青年带着一堆厚厚的资料和问题,与杨团一路聊到了机场,并决定投身于百乡工程的建设中去。
百乡工程的总设计师杨团希望通过百乡工程给这些年轻人提供一个具体的操作化的平台,愿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年轻人不是光是在一个两个的百乡工程的试点当中锤炼,他们要在整个社会当中锤炼。未来中国的年轻人才一定要经过乡村这样一个环节的锤炼,来奠定他们一生的政策和基础。
最后杨团用六句话概括出百乡工程的内容结构:做规划、好产品、卖好价、搭平台、建组织、推人才。
平台需要各方的支持才能成为平台。国务院参事,中国慈善联合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主任汤敏现场回顾中国几十年的公益状况,结合当下的国内外趋势,提出了:新木桶理论。汤敏认为过去谈旧的木桶理论都是讲短板,而新木桶理论则是让每一个公益组织都拿出自己的长项,做集合影响力,共同推动一个大的事业的发展。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袁启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秘书长代表,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明均,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孙毅,也都就各自机构的优势,结合百乡工程的各个环节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
有政策,有规划,有平台,有支持,还需要有挽起袖子干的团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棚镇书记李旭东、四川金堂县副县长,金堂县政府党组成员,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管委会主任陈维,当场签约成为百乡工程第一批试点单位。
同时,诺信金融集团作为金融服务提供方,神州信息作为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大数据服务提供方, 布瑞克农信集团作为农产品流通大数据服务提供方,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作为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和市场资源对接提供方,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作为乡村儿童教育创新项目提供方现场签约成为百乡工程首批战略合作单位。
“百乡工程”为了落实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强农业科技在“百乡工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科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张晓军表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准备联手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一些机构,还有涉及科研、推广、教育等等共同发起联盟。联盟成立涉及到农业规划、设计、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建设等等大概十个方面的专家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卫峰带领着一群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小院成立十年以来,一直扎根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和专家团队,张教授当场表示近期会正式全面,全线推动专家队伍建设,共同为百乡计划的实现,为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百乡工程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也会根据不同的公益伙伴的优势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计划项目,其中“城乡融合计划”公益合作伙伴恩派项目总监聂祝兵,“为爱筑家乡”公益合作伙伴来伊份基金会秘书长胡笛在现场表态,各自机构在乡村建设,百乡建设人才方面,以及社区,零食产业等农产品流通渠道为百乡工程提供有力的协助。
乡村振兴供需对接的板块中,各家机构百花齐放,为百乡工程这个平台的集体影响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主题环节,中国科协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张晓军 ,北京平安福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汝新分享了各自机构的优势和干货。
农产品流通与大数据主题环节中,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陈明均,布瑞克农信集团总裁黄桂恒,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丹丹,维吉达尼创始人、新疆西帕集团新农业公司总经理刘敬文,诺信产品部项目总经理何伟强,用企业的思维和详细的案例为如何打开农产品市场渠道提供了不同的启发和思路。
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主题环节里,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合作部负责人汤后虎,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创始人、理事长汤敏, 恩派成都项目总监,成都高新区安逸舍社区中心,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廖晓义带来各自机构在公益领域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和理念。
四川金堂县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成都市人大代表、民盟省委社法工委副主任王振芳,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公益人才部主任陈国强,北京永真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范东醒,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副总干事口皓以对话沙龙的方式探讨交流了公益机构在农村工作中开展的经验和问题的解决方式。
供需会的最后,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合作组织与各机构单位分成: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农产品流通与大数据,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三个小组,现场对各机构负责人提出实际的需求和问题进行谈论,并由农禾之家工作人员做出记录和归纳,为后续百乡工程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完善。
百乡工程是一个点面结合的项目集群,以公益慈善资源撬动商业资源,以微生物科技+商业股权合作的商业模式,以大学生工作队与本土农业农村工作队内外结合的人力供给模式,以产业基金加慈善基金整合资源的资金保障模式,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各类资源,容纳“政、产、学、研、社”五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的乡村振兴共善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