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5月29日上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在京启动。项目选取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作为实施试点地区。
据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介绍,平利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2011年以来,该县大力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全县先后启动建设集中搬迁安置区112个,累计28555户83307人告别了深山大沟、搬进了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安置率91%。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该县探索确定了“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带就业、就业增收促脱贫”的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了“一城十镇百社区百工厂”的发展规划,既让群众搬得出、住上安全住房,更让他们能就业、稳定脱贫致富。
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手套、棉鞋、服装、电子元器件等各类社区工厂83家,吸纳搬迁群众就业6000余人,其中仅嘉鸿手套公司就在全县10个镇发展社区工厂17家,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探索出了一条“就业式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社区工厂的发展思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培训成本较高。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程度低、专业技能少,普遍需要接受半年以上的技能培训方可上岗,导致用工成本偏高,难以承受贫困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成本;
二是人性关怀的社区服务较少。社区工厂工人上班期间,部分家庭中的孩子得不到专人照料和作业辅导,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
三是社区文化缺位。贫困群众集中居住以后,在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短期内难以适应,这对社区管理带来了难度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平利县创业就业局号召爱心企业发起设立了“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将有的放矢的开展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居民特别是三留守人员就地就业,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通过社区工厂实现就业脱贫;
第二、引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提升农村综合社区服务水平;
第三、营造社区文化,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农村社区。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将发挥全国性公募基金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岗位对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综合服务、社区文化营造的工作,通过三年力争让平利县“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创新的宣传形式,广泛动员和协调多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据主办方介绍,未来三年,项目将注重对自身建设的梳理总结,依托互联网云平台技术,着力探索: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等,合力助推脱贫攻坚的“社会化精准扶贫”新路径,努力成为全国社会扶贫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