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心怡
■ 本报记者 王心怡
目前,我国拥有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04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9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下的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了17个年头,以2001年5月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重要时间节点。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关注非遗保护,其中包括企业和公益组织。例如,今年年初,唯品会推出的互联网+非遗+扶贫项目“非遗万物立春公益专场”和百度基金会提倡的用AI为非遗“圈粉”等。
而在企业和公益组织之外,作为高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下旬,在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签约仪式召开之前,《公益时报》记者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教授,试图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案例,解读高校如何选择合作企业、项目,从而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公益时报》:据了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近几年开始与企业合作参与公益,那么清华大学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是什么?对公益项目又有怎样的考量?
苏丹: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是非常谨慎的,首先要求合作伙伴不要带有过多商业目的,这是一个前提,毕竟这种公益性的合作不是为企业服务的。除此之外会选择和大一些、公信力比较好、历史文化较长的企业发展合作,因为这样的企业不会在和院校的合作中计较经济上的得失,有些处在创业阶段或者原始积累阶段的企业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性会多一些。最后,要了解企业的合作战略,在以往合作中关注的领域、参与模式等,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要和我们的合作项目关联密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选择合作项目上,主要注重两方面:1、要有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2、要有意义,这不同于价值所涵盖的技术和学术问题。意义和责任相关,要通过公益项目让全社会看到希望。
《公益时报》:你认为在非遗保护的历史长河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做好非遗保护工作?
苏丹:在中国,涉及工艺美术学科最全的只有我们学院,在全世界也一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1956年建院,当时周恩来总理向美术学院抽调了四种力量,其中包括传统的美术学院建筑方面的专家和来自民间的“手艺人”这两种力量,手艺人包括泥人张、面人汤等,这说明我们是存在于民间的。
我们学院的倡导理念是服务社会,对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提升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所以,在非遗保护方面,我们是从1956年就开始做的。
近几年,国家在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经验。目前,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过多地去强调扶持非遗文化,不断为其输血,而忽略了与时俱进,这会导致一定的惰性。因为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生命的个体,文化现象也是生命的个体,需要在不同的环境里去嫁接,吸纳新的营养,融入到新的生活方式里。如果做不到这步,就全是僵化的、呆滞的、和今天生活脱节的文化。所以我觉得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和工艺,要和现在的生活发生关联,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文化被动的保护下来,只可以称之为“木乃伊”文化。
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注重民族文化的振兴,我觉得机构、院校甚至是一些商家应该承接文化保护的责任,作为高校的我们,通过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理念,促进文明的积淀、传承和发展。
《公益时报》: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科学技术,而忽略传统文化,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苏丹:年轻人总是往未来看,通过细节就会发现,让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找一张小学、幼儿园时候的照片或者用过的东西都很难了。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是快速发展的阶段,不断展望未来更美好的生活。这使得人们对过去的东西有点不珍惜了,但所有的发展到一个阶段都会遇到瓶颈,文化的发展更是这样,当你在物质上做好所有准备的时候,就会开始思考文化的原点在哪里?这时,就会有失落感、空虚感,开始不断向传统回望。
塑造社会不能只靠技术发展支撑,有的时候也需要另一条线的牵引,这条线就是回到历史的创造力,不断思考我们文化的根,这条根犹如牵引风筝的线,不管风筝飘的再高,都需要线的牵引,一旦线断了就会很快坠落。
《公益时报》:学院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苏丹:我们学院一直在做非遗保护方面的工作,努力为非遗传承提供新思路。传承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作为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我们通过清华大学材料和科学资源的支持、仪器的分析,用科技的手段,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文物进行鉴定和研究;第二是对国家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育,让他们拥有现代的意识,提高美学修养;第三,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国家政策性的建设,从国家来讲,怎么更好地保护非遗文化,这需要通过我们的调研,形成理论上的建树,从而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