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萤火虫下的剪纸展”开幕  呼吁关注民间艺术传承
“萤火虫下的剪纸展”开幕  呼吁关注民间艺术传承

2017-11-0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11月4日下午,“萤火虫下的剪纸展”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正式开幕,展期为一个月,至12月3日闭展。此次展览,由无非是文化创始人罗易成发起,著名策展人、“不是美术馆”联合创始人刁勇策展,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特别支持。
 
这个以传播传统手工艺——剪纸为目的展览,不仅邀请到了剪纸艺术家郑平和爷爷郑月巴(山西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家山水”传承人李小可老师、原山西省群艺馆研究员段改芳老师等作为现场嘉宾为展览揭幕,更是分批不远六千里从海南专程空运来5000只萤火虫,用精心控制的温度湿度,让这些发光的小精灵与30年的剪纸收藏之间形成强烈冲撞的“混搭”。为了保证萤火虫的自然生命周期,还特意邀请来了萤火虫培育专家,精心守护这些“小精灵”。在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手艺人的同时,也用萤火虫这一巧妙元素将我们带回童年的纯真幻想时代,一起打开记忆的匣子。
 
30年的剪纸收藏,是一部亲情与艺术的酝酿史
 
现场展出的千余件剪纸作品,全数来自于山西省非遗传承人、83岁的民间艺术家郑月巴老人的收藏,而剪纸创作则是出自老人的孙女郑平之手。郑平4岁时,郑月巴老人发现孙女的剪纸天赋,并开始收藏孙女的每一幅剪纸作品,一晃将近30年过去了,孙女的剪纸技艺在时光流走中日益精进和提升,爷爷负责一张张地收藏和解读,剪纸成为了祖孙之间最珍贵的牵绊与最亲切的人生课题。
 
郑月巴说,郑平的童年,就是人类的童年。剪纸,让童年时代的郑平得以充分抒发内心旺盛的活力和想象力,郑平所怀有的童真和对世界单纯的认知,蕴藏在了朴素甚至有些笨拙的剪纸图案中,这份童心与人类远古的童年心心相印。
 
感动于祖孙真挚情感的同时,面对着如此完整而专业的剪纸作品,首届“中国当代十大徐霞客”之一,中国原住民艺术博物馆馆长管祥麟先生评价道:“题材内容与造型艺术不拘一格,经历了从人类蛮荒初始的样子,走进现代美学构造,从人物到动物,从飞禽到花草,从具象到抽象,无所不在,无所不有。”

 
 
传承手工艺,他们在努力
 
展览现场,除了传统壁挂展示的剪纸作品外,还采用了大小不一的沉浸式展览装置,参观者将头部探入装置或置身其中,会惊艳地发现一只只闪烁的萤火虫发着黄绿相间的光,与鲜红的剪纸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一动一静、一明一暗之间,仿佛回到了童年欢乐的旧时光。
 
策展人刁勇独具匠心的设计,让传统手工艺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焕发鲜活的生命力。“灵感来自于郑老与郑平的生活场景,朴素真挚的祖孙情感与纯粹惊艳的童真童趣贯穿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正是艺术与生活的来源。“
 
“让手艺回归手艺人,让手艺人回归故乡”,为了实现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理想,罗易成创办了“中国手艺人一百零八匠”计划,“萤火虫下的剪纸展”是“中国手艺人一百零八匠”公益计划活动之一。
 
从2017年年初开始,罗易成带领团队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登门拜访108位坚持传承传统手艺的匠人,挖掘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手艺,并最终完成纪录长片《中国手艺人一百零八匠》,83岁的郑月巴和孙女郑平就是其中的“一匠”。
 
对于艺术家们而言,在美术馆举办一次艺术作品展,通常都是劳心费力且门槛很高的事情,这一次,为了传承和传播传统手工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将偌大的场馆免费提供给山西农村的手艺人做大型个展,这是一次满怀使命的公益之举。而将这些作品展示在世人面前,生发价值,是郑月巴老人一直以来的心愿,这个筹备了半辈子光阴的展览,终于得以实现。  
 
“一百零八匠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手艺人们的艺术带到更多的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到民间艺术的传承中来,也希望赋予手艺人们属于他们的尊重与体面。”罗易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