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WWF:野生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WWF:野生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2016-11-0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瑾雯


10月27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首席項目总监李琳博士在发布会上。当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


■ 实习记者 李瑾雯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我们可以感觉到大气问题,因为我们正在用肺对雾霾进行人工清洁;我们可以感觉到食品问题,因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我们可以感觉到水问题,因为我们每天最离不开它,但是我们很难感觉到在生物多样性上存在的问题,因为那好像离我们太遥远。可现实是,除了人类以外,我们的邻居——这个星球上其他的物种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

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下简称“WWF”)10月27日最新发布的《2016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活动将会造成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1970年到2020年间减少67%。这意味着当前趋势下,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可能在2020年减少到50年前的三分之二。

“野生动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们的时代消失。”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说,“这不仅关系到那些我们喜欢的物种,生物多样性是丛林、河流和海洋正常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了物种,这些生态系统将会崩溃。它们为我们提供的新鲜空气、水资源、健康的食物和气候调节功能也会消失。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荣,同时保护这个生机勃勃的星球,我们现在就需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研究报告指出,野生动物受到的头号威胁是栖息地的流失和生态恶化,而这主要是由人类对食物和能源的需求增长造成的。报告称,全球食品生产是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野生生物遭到过度利用的首要原因。农业用地目前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农业用水则占到全球70%的淡水使用。

报告列出的其他威胁还包括污染、外来物种、打猎和捕捞,以及气候变化。人类的生活在扩张中与大象、灰熊、山狮、鳄鱼等野生动物发生遭遇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

事实上,野生动物也并非唯一面临生存风险的群体。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都需仰仗的自然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

联合国环境署的刘健主任表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要增加30亿,比现在两个中国的人口还要多,全球GDP增长预计达要到200~250万亿美元,是现在的3倍。“这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会有多大?现在的栖息地还能不能保得住?”他提出了质疑,“到2030年需要比现在多50%的粮食,这些粮食去哪儿种?”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人类对地球的索取就已经超出了其可持续供给的能力。数据显示,在2012年,人类消耗了相当于地球生物承载力1.6倍的自然资源和服务,也就是说,地球要花1.6年来产生我们在1年内消耗的资源。其中,农业生产占据了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和水资源使用总量的近70%。

“不管你如何计算,结果都不理想。我们越是超越地球的极限,对人类未来造成的伤害就越大。”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表示,“人类正处在决定性的时刻,我们做出的选择将决定是否能及时将食品、能源和金融体系转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为此,WWF正积极倡导一个更具弹性的食物系统,据其中国首席项目总监李琳介绍,食品将是未来5年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个人作为消费者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包括购买更多可持续农产品、减少食物浪费以及改善饮食结构等等。

尽管形势严峻,李琳仍对未来怀抱着积极的态度。她回忆起自己三四年前到宝鸡的时候,当地人特别自豪地对她说:“我们现在的森林覆盖率63%!”63%的森林覆盖率意味着生物质流失的趋势已经停止,而昔日的黄土高原也成为了如今生态修复的绝佳案例。

她还指出,经过中国30多年的努力,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已经从”濒危“降级为“易危”,而据WWF对中国的跟踪观察显示,除了熊猫,朱鹮、亚洲象和麋鹿三个物种的数量在经历大幅下降之后也出现了反弹。

1980年,WWF进入中国最早开展的就是大熊猫项目,机构在中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研究、出版大熊猫专著,并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开展全国大熊猫种群和生存状况调查。而现在,以保护栖息地为核心,WWF已经把物种保护项目发展到了东北虎、江豚、候鸟和雪豹等物种身上。

“希望就在脚下。”李琳说,并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有希望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