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沃尔沃汽车启动“移动AED道路使者志愿服务队”公益项目
阿里公益携手商家重建泉州海上森林
“梦想电影院”公益项目启动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阿里公益携手商家重建泉州海上森林
已修复622亩红树林

3月12日植树节这天,阿里巴巴公益携手爱心商家,在福建泉州启动支持红树林基金会(MCF)的“绿色家居减碳红力计划”中期修复项目,并在现场种下中期第一批红树植物苗。该项目将汇聚“远方”商家与消费者的善意与爱心,发动“附近”的专业力量,为上万只水鸟提供栖息地。

   红树林长期浸泡在海水或咸水中,形成独特的海上生态系统,从远处看像一片森林,因此得名海上森林。泉州湾河口湿地是我国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最北区域。这里生物资源丰富,也是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中重要的中转地和越冬地,每年有4-5万只候鸟在这里稍作停留。

   全球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和勺嘴鹬是这里的常客,其中勺嘴鹬全球仅有600多只。它们深度依赖红树林所创造的生态环境,泉州湾红树林是它们越冬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大食堂”和“大酒店”。

   然而,红树林湿地也是受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系统之一。泉州湾河口湿地上,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正在和红树林“争地盘”;周边村民从事的部分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对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稳定造成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2023年7月,阿里公益与淘宝天猫家装家居行业,联合红树林基金会,发起“绿色家居减碳红力计划”,针对泉州湾河口红树林湿地保护和修复,探索科学合宜的解决方案,并带动公众参与海上森林的重建和生态湿地保护工作。

   淘宝天猫的商家可将产品设置为公益宝贝,每当消费者购买带有公益宝贝标识的家装家居商品,商家就会捐赠一定金额支持泉州湾红树林湿地保护项目。这种模式将公众日常消费与指尖公益紧密结合,让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环保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公益已带动超31万家装家居商家与8400多万消费者,累计产生1.6亿笔公益订单,募集880万元公益善款。商家与消费者共同种下的红树植物已有80万株,修复了泉州湾湿地622亩的红树林,也为上万只水鸟提供栖息之地。

   淘天集团家享生活总经理徐重说,“红树林生态系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阿里巴巴公益和红树林基金会的合作,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平台优势,带动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以平台为桥梁,带动商家与消费者参与公益的模式,泉州红树林湿地模式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该项目入选《气候慈善影响力案例精选》,在第二十九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发布。

   “通过在泉州的成功实践,我们可以积累宝贵的经验,并将‘泉州模式’推广到更多地区,进一步推动全国乃至全球的红树林保护工作,为重建海上森林贡献力量。”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阿里巴巴平台公益负责人章霁说道。

   不仅如此,通过淘宝公益宝贝,来自远方的善意不仅滋养了红树林湿地,也让更多人关注“附近”。

   种植红树林的人群中,有一抹吸引人的靓丽,那是闽南的特色——惠安女。她们头戴斗笠、身系围裙、手腿穿手套裤套……浑身上下除了脸上的眼口鼻,几乎全被色彩鲜明的服饰裹住。据了解,红树林基金会雇佣当地惠安女进行红树林的种植。她们祖祖辈辈生长于泉州湾,儿时在红树林之下赶小海、敲牡蛎的她们,如今在同样的土地上为自己的儿孙栽下一片希望。

   种植红树林的工作,不仅改善了惠安女们从小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为她们带来每月约3000至5000元的收入。此外,红树林带来的生态改善使得当地鱼苗的存活率得以提升,渔民的收入也有了保障。

   红树林基金会修复项目经理叶谋鑫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儿时曾经遥望的滩涂,如今自己正涉足其中,一点一点种下绿意:“感觉为自己的家乡做了贡献。”

   更多“附近的人”正在了解“附近的故事”。叶谋鑫和基金会成员联系上泉州及福建的学校与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教育活动,邀请超过8000多名师生与公众参与到保护红树林的行动中来,提升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