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3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二十届中央委员,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二十届中央委员,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政工作,多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事关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党的创新理论在民政领域的生动体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统一全国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开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深刻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这一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绝不能有丝毫动摇。对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新时代民政事业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政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党领导民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对标对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科学谋划民政发展、制定民政政策、部署民政任务、推进工作落实,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成效。必须加强各级民政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推动其更好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特点规律,履行好领导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

   二、深刻把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2024年10月的重要指示,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这些深刻表明,积极主动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是民政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定位,推进民政工作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共同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必须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更好履行兜底保障职责,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全面履行牵头职责,切实把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民政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三、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强调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具体到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要做好社会救助对象、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精神障碍人员、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因灾遇困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服务保障工作,要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2024年10月的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政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的职能定位,指明了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深刻认识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民政部门必须更加主动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职责,把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政服务对象作为重要任务,助力答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答卷”。必须深刻领会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丰富内涵,稳步推进在服务对象上,逐步由保障服务特定群体向保障服务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在服务内容上,从以物质保障为主逐步向兼顾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转变;在资源力量上,从主要依靠政府资源,逐步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在工作方式上,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法治化、标准化、数智化等方式转变。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确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标准,强化精准帮扶,使基本民生保障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强调要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增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意识。这些都对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民政工作发展思路、制定政策、狠抓落实的根本任务,加强系统谋划,深刻分析民政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下功夫破解一些领域法规政策滞后、监督管理不力等堵点卡点,探索建立民政高质量发展监测和评价体系,推动民政工作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力办好民政领域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把风险意识贯穿到民政工作各领域、各环节,守好用好民政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抓实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确保民政事业行稳致远。

   五、深刻把握完善“四个体系”的改革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把握改革规律,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根本保证、目标方向、价值取向、重点任务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提升到了新高度。在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并对深化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管理、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等民政领域改革提出重要要求。这些既从整体上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又突出强调民政工作要完善“四个体系”,指明了深化民政改革的思路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深刻认识改革是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的主动性,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思维、增强改革定力,紧盯中央关心的重点、群众关切的热点、政策落实的堵点、发展滞后的难点,不断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增活力、提质量。必须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养老服务、慈善事业、殡葬服务管理、困境儿童福利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推进制修订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法律法规。必须加快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必须加快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聚焦社会组织、慈善事业、殡葬等重点领域,构建全覆盖、全过程、穿透式的监督管理体系。必须加快完善社会参与体系,鼓励慈善组织等为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帮扶和关爱服务,支持各类资本依法依规参与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发展,引导社会组织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国际交流合作等。必须支持基层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加强试点经验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推动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六、深刻把握“两个着力”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民政部门要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赋予民政部门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职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四社”涵盖民政业务方方面面,是民政工作的基本内容。“两个着力”高度概括了民政部门主责主业,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扎实履行全国老龄办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协调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必须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供给格局,发展银发经济,让老年人放心安心养老。必须坚决履行推进“四社”职责,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在兜住、兜准、兜好底上有新作为;加快健全儿童、残疾人福利制度,在提升社会福利工作水平上有新进展;改革婚姻、殡葬、地名服务管理,在优化社会服务上有新进步;强化社会组织、区划管理,在创新社会治理上有新气象。

   七、深刻把握民政文化这一“根”和“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发挥文化在民政工作中的作用,指出“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求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我国行政区划设置历史经验,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等等。这些深刻阐明了民政工作的文化内涵,彰显了民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