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新闻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6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北京大兴:构建全链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地方标准
山西太原启动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6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3月1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地方标准

日前,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国首个《“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通过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专家研讨论证制定完成。3月6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下发文件,青岛西海岸《“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正式发布并在全区推行,这也标志着西海岸新区基层治理进入了全新的“标准化”时代。

   《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职责边界,通过创新“12345”融合体系,有效破解志愿服务碎片化,实现了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的组织共育、队伍共建、项目共创、阵地共享、场景共营,以常态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推动社区服务体系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创新推出“薛家岛方案”探寻可复制推广经验

   因为基层治理卓有成效,2025年1月,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新港山路社区被推荐为中央社会工作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备案的山东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随后,薛家岛街道在区工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围绕发挥专业社工作用、培育壮大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设计实施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三方面,联合青岛理工大学专业团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打造的是基层治理全新生态,能够让基层治理化繁为简,更加有章可循。”薛家岛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锋在谈到融合试点工作时说,薛家岛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探寻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基层治理“薛家岛方案”。

   经过探索实践,以标准化思维制定的青岛西海岸《“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浮出水面。《规范》充分考虑了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的特点,对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进行了深入思考。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岛大学等高校专家在论证中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创新“12345”体系融合发展实现1+1>2

   专业社工和志愿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物理合并,而是要在融与合的化学反应中,实现1+1>2的突破。

   为加强质效管理,改进服务内容、实施方法,提升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水平,《规范》创造性构建了“12345”融合体系。其中:“1个核心”是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核心目标,聚焦社区实际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双主体协同是指导建立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组织联席机制,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共同服务社区;3大流程:《规范》需求评估、项目设计、服务实施全链条,确保服务科学、有序开展;4项保障:完善组织、人才、质量、激励制度,为服务持续推进提供坚实支撑;5维特色:形成党建引领、专业支撑、志愿参与、居民共治、持续发展的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在前期的实践中,标准首创的“服务转化机制”成效显著。通过“社工督导介入-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流程再造”路径,现已成功转化“青少年心理辅导”“独居老人照护”等20类项目,服务满意率高达98.6%,有效解决了志愿服务碎片化问题。

  同步启动三大实践推动《规范》落地行稳致远

   为给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可借鉴经验,薛家岛街道同步启动了设立高级社工师工作室、“善者同行”政企合作、“万事无忧”赋能计划、三大创新实践,全力推动融合发展行稳致远。

   为畅通沟通渠道,促进社区治理的交流与提升,成立由青岛理工大学刘世颖副教授领衔的高级社会工作师工作室,将组建“两专工作队”,实施“队伍-项目-方法-场景”四维融合计划,打造居民身边的“治理聊天室”。

   据介绍,“善者同行”志愿服务协同创新项目由薛家岛街道与拥有全国“四个100”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及21位省级以上身边好人的青岛真情巴士集团联合实施,双方整合24个社区资源与企业专业优势,创新“政企联动+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精准结对服务、专业能力建设、品牌创新推广等核心举措,打造“好人引领+全民参与”的服务生态。

   “万事无忧志愿服务生态链赋能特训营”项目则以“党建引领、专业支撑、多元参与、共建共享”为核心,聘请全国学雷锋先进代表于义睦等10位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专家开展专业授课,计划孵化300名专业志愿者、开发30个特色项目。同时,建立“点单—派单—接单—评单”闭环机制,提升服务效率与居民满意度,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统筹实施四大机制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创

  “该《规范》是目前已知的全国首个‘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地方行业标准,也是本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领域的重要突破性成果,对全国其他地方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巫锡炜副教授对《规范》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介绍,《规范》有四大创新机制,包括全国首创的“社工督导指数”评价体系,对志愿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四色分级”动态管理制度,以及“时间银行+专业认证”双轨激励机制、“网格发现-社工介入-志愿响应”协同模式。

   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刘世颖认为,“《规范》涵盖了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结合的关键环节,明确了双方的角色定位和协作机制,创新提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实践主体的内涵,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对此,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闫明智表示,接下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基本规范》为依据,发挥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构建“西海岸模式”,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品质西海岸”建设。 (据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