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李庆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4年国务院部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有关情况。 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2024年,民政部共承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313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174件,主要涉及老龄养老、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等方面,都已经按时办结。 唐承沛强调,工作当中,民政部注重做到“三个突出、三个贯穿”。 一是突出政治导向,将压紧压实责任贯穿始终。民政部坚决落实政治责任,建立健全部领导统筹抓、承办司局班子直接负责、明确专人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加强全过程督办管理,定期调度、重点督办,实现全周期信息化平台办理、全流程跟踪督办、全方位把关核校。创新办理方式,将办理工作与开展的重点工作结合,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拓展部门合办、上下联动、业务协同等办理方法,推动办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二是突出同题共答,将主动沟通交流贯穿始终。坚持全流程沟通,办理前主动进行联络、办理中及时通报进展、办理后具体反馈答复。坚持多渠道协商,在常态化沟通基础上,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参加业务会议、专题调研、座谈访谈,面对面开展协商交流。坚持共解难题,对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与代表委员深入研究探讨、问计问策,重大问题提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部门支持推动,同向发力促发展。 三是突出实绩实效,将成果转化贯穿始终。加强办理成果运用,持续推动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政策举措,全年共采纳意见建议220多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4项,推动老龄工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理取得新进展,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在老龄养老领域,民政部尤为重视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唐承沛指出,发展“家门口”的社区养老,能够让广大老年人在相亲相熟、就近就便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这符合我国国情,也顺应老年人的期盼。2024年,民政部共承办社区养老类相关建议提案87件,并将其中部分内容纳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起草当中,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汇聚,努力让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具体工作包括: 一是稳步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建设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积极构建“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推动养老服务资源下沉。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7万个,在县区层面建成示范性养老服务网络446个。 二是持续办好为老实事、优化服务供给。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近年来累计支持建成家庭养老床位36.6万张,提供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67.5万人次;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同时支持84万户社会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全国老年助餐点达到7.5万个,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服务模式日益丰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三是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培育良好市场环境。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土地规划、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税费优惠等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指导各地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的要求,稳步增加和拓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场地空间。积极培育、发展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四是强化服务监管,保障质量安全。开展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防范化解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风险隐患。制定发布一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指导各地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安全。“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建议提案办理的政治担当,进一步加强协商办理,进一步狠抓转化落实,以建议提案办理新成效,助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唐承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