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民营企业座谈会背后:从“慈善捐赠”到“价值共创”的转型升级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民营企业座谈会背后:从“慈善捐赠”到“价值共创”的转型升级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2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总书记寄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多向社会奉献爱心。

   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中国民营企业公益慈善进入新阶段。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民营企业正在经历从“慈善捐赠”到“价值共创”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捐赠规模的持续增长上,更体现在捐赠理念、方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民营企业通过将慈善捐赠与企业社会责任深度融合,正在开创公益慈善事业的新局面。

  善举:科技“浓度”高企

   座谈会上,科技企业成为其中的主角。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仁荣、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

   6位发言代表中,有4位来自科技企业:华为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小米是互联网科技巨头,韦尔股份是半导体龙头企业,宇树科技则专注机器人开发与运用。

   如何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公益慈善成为企业家们助力的方向。他们对教育情有独钟,这得到老中青三代企业家的一致认同。

   光彩事业是早期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

   1994年,在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支持推动下,刘永好等10名民营企业家发起“光彩事业”。新希望先后在全国各地开设产业扶贫点超过150个,投资超过50亿元,各类捐赠超过10亿元。

   1997年,任正非向教育部捐献2500万元成立“寒门学子助学金”;2008年,华为发起“未来种子”项目,通过比赛鼓励青年学生利用创造性的技术解决社会问题。

   随后,企业的现代慈善在探索中开启新征程。

   2024年12月,王传福与来自全国的35所高校代表及28所科技馆、博物馆代表在深圳启动30亿元教育慈善基金。

   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通过上市减持和股份捐赠的方式,向东方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捐赠,创办东方理工大学。截至2024年12月,其累计捐款(包括股份捐赠)220亿元,预计今年建成交付使用。

   2023年11月,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诞生: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向母校捐赠13亿元,支持数理化文史哲六大学科基础研究、计算机领域科技创新和学生培养。

   宇树科技创始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王兴兴可谓“科技青年”。2016年8月,刚毕业的他带着XDog机器狗获得资本青睐,创立宇树科技。今年春节前夕,王兴兴将一台憨态可掬的机器狗“平平”捐赠给母校,正式加入浙理校园巡逻队。

   企业家们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突破“卡脖子”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的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人才,成为心中的使命。

   这种将慈善捐赠与企业核心业务相结合的实践,正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赋能:从“输血式”到“造血式”

   近年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企业捐赠往往停留在“输血式”的简单资金支持层面,如今则更加注重“造血式”的能力建设。

   据了解,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代表还有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飞鹤集团创始人冷友斌、正泰集团创始人南存辉、传化创始人徐冠巨、奇安信创始人齐向东、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美团创始人王兴、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等。

   这些企业家代表来自多个领域,在人工智能、互联网、新能源、电子通信、物流等领域均为“领头雁”,在公益慈善领域表现同样突出——

   2021年9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推出“乡村振兴技术官项目”,通过严格筛选和层层选拔,选派一批德行兼具的技术人员下沉到基层,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派遣技术专家深入乡村,帮助当地培养数字经济人才。

   腾讯公益推出的“99公益日”升级为“久久公益节”,通过技术赋能,不仅提高了公益项目的透明度,还扩大了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这种“互联网+公益”的创新模式,正在推动慈善捐赠的数字化转型。

   王兴创立的美团公司,外卖业务板块推出“青山计划”,不仅关注外卖包装的环保问题,更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整个外卖行业的绿色转型。

   刘庆峰创立的科大讯飞自2017年起发起“AI教育公益计划”,通过捐赠智慧教育相关产品,让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农村学校,让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这种注重长期价值的捐赠方式,正在成为民营企业公益慈善的新趋势。而“授人以渔”的捐赠理念,也正在成为民营企业公益慈善的新常态。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原院长王名指出,“新时代的公益慈善捐赠,已经从简单的资金支持转向系统性赋能。民营企业通过将自身优势与受助方需求相结合,正在开创公益慈善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捐赠效果,还能促进受助方的可持续发展。”

  共创:从单一捐赠到多元价值

   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效果正从短期救助向长期价值创造转变。

   近来,DeepSeek(深度求索公司)成为当前科技界最大热门,这家以人工智能为主的中国公司已与世界AI企业比肩。该公司创始人梁文峰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17岁考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创立杭州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幻方量化),跻身国内量化私募“四大天王”之列。2022年,梁文峰以“一只平凡的小猪”化名向慈善机构捐赠1.38亿元。

   2021年12月3日,曾毓群创办的宁德时代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无偿捐赠其持有的200万股公司股票。按当日收盘价计算,该笔捐赠价值达13.74亿元。

   2016年10月,徐冠巨及其家族捐出总价值30亿元的现金和有价证券注入传化公益慈善基金会,开展乡村振兴及教育资助项目……

   事实上,除了参与此次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开始制定长期的捐赠计划。

   如,2021年11月,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100亿元,以“民办公助”的形式筹建一所民办应用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如今,该校正式获批招生。

   2025年1月,杭州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在集团养生堂年会上表示,要在接下来的10年间捐赠400亿元,建设一所新型研究类高等学校。公益慈善咨询顾问、非营利组织管理博士陆波对此表示,民营企业以兴办大学为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开创高地,让公益慈善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可以说,当前民营企业正在从社会责任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通过主动预判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响应社会发展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由《公益时报》编制发布的第二十一届(2024)中国慈善榜显示,上榜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为920家,占上榜企业总数的67.15%;合计捐赠约163亿元,占上榜企业捐赠总额的65.00%。民营企业仍是社会捐赠的绝对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层面曾多次强调“企业家精神”,激励广大企业家在实现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一系列行动,也是对“企业家精神”最好的回应。

   可以预测,在未来,民营企业慈善捐赠将进入新的阶段。这不仅是一场捐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价值革命。通过将慈善捐赠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民营企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