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那个时候想回趟娘家, 路费都只能伸手问婆婆要。”来自甘肃东乡的90后姑娘阿英曾是一名家庭主妇。在过去,照顾公婆和三个孩子、打理家里的杏树园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 2019年,阿英所在的村子建起了一家扶贫民宿,招工时阿英第一个报了名,是村里第一个出来工作的女性。2023年,由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和浙江蚂蚁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来到东乡县,阿英获选参加培训。 在该项目的帮助下,阿英学会了很多民宿服务技能,不仅铺床又快又好,咖啡拉花也做得有模有样。基于课程的数字素养培训,她还学会了拍短视频。在2024年“数字木兰”民宿管家技能交流活动中(全国总决赛),阿英赢得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并且因为早餐展示的优异表现而获得了一把“金铲子”。 如今,阿英成为一名助教老师,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会加入“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工作中,指导学员如何进行客房整理。 从一名小学没有读几年的家庭主妇,到村子里第一个出来工作的女性,再到闯出一些名堂,阿英的变化也印证了在社会及公益力量关注下,“数字木兰”们的可喜进步与成长。 近日,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主持人张越团队,在北京办了一场“数字木兰暖冬会”,分享过去一年在各行各业女性身上发生的好消息,特别是随着数智时代到来给女性们带来的机遇和改变。 来自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大等学术单位代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代表,蚂蚁集团及爱心企业代表,不同领域的女性代表等一起参会。 活动现场,来自陕西省宜君县的返乡青年赵杨娟也分享了自己这几年来的改变。 赵杨娟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她和很多同学一样留在西安发展。最初,她在一家培训机构担任老师,后来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做过一年外教助理。然而,时间久了,大城市工作的压力以及要照顾父母等原因,让她决定回到家乡。 2020年,她关注到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在宜君的帮扶项目——“AI豆计划”。这是基于AI发展衍生而来的公益帮扶项目,通过帮助欠发达地区引入数据标注等就业岗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联合地方政府孵化在地运营社会企业等,帮助欠发达地区留守女性、返乡青年等在地就业。 回家工作的这几年,赵杨娟逐渐从一个普通的标注员成长为一个小组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掌握了更多的技术工具。2023年5月,赵杨娟带着团队为公司争取到了医疗大模型的标注订单,负责教算法识别脑动脉瘤、药物化学分子式。 如今,她工作的宜君县“AI豆计划”数字就业中心,从最开始的小办公室搬进了有11层高的现代化大楼里办公,是当仁不上的县城“CBD”。 改变不限于此。 2019年,支付宝宣布10年10亿支持中国女足发展,同时启动支持乡村校园女足发展的“追风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中寻找并支持100支乡村校园女子足球队,为其提供发展基金和体育培训资源支持,以赋能校园足球建设,帮助乡村校园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让女孩们通过足球获得更多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分享会现场,中国女足球员、蚂蚁集团“追风大使”王霜感慨,时隔半年,“追风女孩”们不仅长高了、长胖了,球技也增长了。其中,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瓦吾小学的吉牛日作通过踢球收获了更大的舞台,如今在山西体校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据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郭晔介绍,目前我国高中和大学阶段的男女比例已经基本实现均等,科技工作者中45%是女性,互联网创业人员中女性占比更是超过了55%。2023年一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9亿女性群体中,在网上活跃的群体规模已经达到了6.08亿。“从数字到具象案例,都可以看到数智时代带给我们的发展机遇。”郭晔说。不过,她也提醒,要看到技术是把双刃剑,要注意科技普惠。“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技术是中立的,技术不可能自然向善,向善的一定是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在前不久我国提交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暨〈北京宣言〉与〈行动纲领〉通过三十周年国家级综合审查报告》中,“数字木兰”系列计划下的“加油木兰”“追风计划”被写入了国家报告。 记者了解到,从2017年推出第一个女性公益项目“加油木兰”,到后来推出“数字木兰”系列公益计划,七年多来,“数字木兰”系列计划已为困难女性免费送出了超550万份公益保险,帮助超2万名女性提升职业技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支持了超过200支乡村小学女足队。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表示,数字技术带来的是机会还是鸿沟,关键是看怎么用,“用技术解决女性平等发展的问题,有太多可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