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青年志愿者集结抗震救灾一线 全力投入灾后援助工作
西部计划志愿者冲在西藏抗震救灾一线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西部计划志愿者冲在西藏抗震救灾一线

1月7日原本是郭丰瑞筹备了很久准备回家过年的日子,他早早坐上了开往机场的车。车里很安静,他甚至有些许困意。但没多久,他看到微信群里像“炸开了锅”:“怎么回事,刚才突然觉得天旋地转,人站不住”“是地震了吗”“地震了”……

   当天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时郭丰瑞距离机场约10千米。“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句“这里需要我”,2023年大学毕业的郭丰瑞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跨越千里来到定日县工作。如今,同样一句“这里需要我”再次浮现在郭丰瑞脑海里。

   没有过多犹豫,郭丰瑞乘车返回了县里。

  集合出发,去救援

   9时15分,已经站在宿舍楼下的邹恒仍没缓过神。10分钟前,地面剧烈晃动让她一下子从睡梦里惊醒,桌子上的东西散落一地,她在惊恐中冲下了楼。

   2024年8月,邹恒从千里之外的山东来到西藏,开始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工作。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大风浪”的小姑娘,没想到在工作第一年就遇到地震这样的大事。邹恒当时觉得害怕极了。

   9时30分左右,定日县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群里发来消息:郭丰瑞,到!邹恒,到!武小兵,到!李民庆,到!保文雅,到……“集合出发,我们去救援”。12名在定日县志愿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县政府大院里集结完毕,坐上了开往震中的车,奔向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透过车窗,邹恒看到沿途村里在地震中裂开大口子的房屋、碎石和瓦砾遍布的街道、穿着单衣的村民……一阵心酸涌来,邹恒当时心中只有一件事,“做点什么,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下车,武小兵第一时间加入了救援队伍,“我们跟着当地警察和消防人员,去救援被坍塌房屋困住的受灾群众”。

   作为第一批到达震中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的救援力量,志愿者们能使用的救援工具十分有限,仅凭着两三把铁铲子,他们一铲一铲清理瓦砾,不停呼喊着受困的村民。

   武小兵大学期间学习体育专业,他是志愿者里公认体力最好的。很多时候,武小兵都是铆足了劲儿,徒手搬运大石块。手疼吗?他根本来不及考虑这个问题。刚跟着当地警察一起救出一名村民,没有一刻停歇,武小兵又被两个孩子拉回了村里。“有两个小孩一路拉着我往村里跑,我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感觉他们家一定有人被埋,需要我们去救。”武小兵和当地消防人员一起,救出了孩子被埋的亲人。

   尽管感觉整个身体已累到麻木,但武小兵仍在救出受困村民后听到了身边有人在喊:“拿担架,快拿担架。”

   他一刻不停地跑到村头取来担架,又一路奔跑着和消防人员一起把受困村民送到了村委,交给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放下担架,武小兵就一下子躺在了地上,大口喘着粗气。当时去抬的时候没觉得很累,真的抬回来了,武小兵才发现,他的喉咙里全是沙子,“那时候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有一股劲儿,一直坚持”。

  快一点,再快一点

   郭丰瑞觉得,1月7日这天,他走路都比平时快了许多——只有快一点,再快一点,才能搬运更多物资,快些送到受灾群众手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西藏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定日县,送物资的车辆很快就塞满了县政府大院。

   需要对灾情进行摸排,要抓紧搭建帐篷,要了解各地需求,要按需分发物资……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也都需要大量人手。

   能吃苦、敢担当!志愿者站了出来,同当地救援人员一道,扛下了重任。

   郭丰瑞和当地救援人员一起为古荣村的受灾群众搭起了帐篷,一刻不停地为乡亲们运送矿泉水、方便面、棉被等救灾物资。他已记不清自己到底搬运了多少物资,只记得回到县城时已是夜里1点,胳膊和肩膀像是灌了铅,沉得几乎抬不起来。

   1月7日那天,武小兵也第一次觉得,24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够用。

   夜里1点刚完成古荣村的搬运任务,他又听说县里来了大量物资,满身尘土的他还没换衣服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夜未眠,武小兵一直搬运到早上8点,简单休息了1个小时后,又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投入新一天的救援工作。

   对于搬运物资磕碰带来的疼痛,他说:“我是练体育的,平时经常锻炼,这点儿酸疼不算什么,早就习惯了。”

  牵起他们走出阴霾

   邹恒不仅加入到了搜寻搜救、物资发放的队伍里,还主动请缨照顾森嘎村50多个受灾的孩子。“大学期间我兼职做过美术老师,带孩子这块我有经验。”她带着孩子们在安置点玩游戏,画下心愿,写下期盼……

   1月9日,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应急协同机制指导下,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试点开办起了“青青儿童乐园”。森嘎村里再次回荡起孩子的欢笑声。

   志愿者们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心愿画下来。藏族少年索朗次仁画下了被地震困在房子里的两个孩子,写下了“定日加油”的期盼。

   白天在安置点安抚和陪伴孩子,晚上回到县城,邹恒又到处为孩子们购置水彩笔、跳绳、积木、足球等用具。他说:“尽管前段时间确实很忙,但‘青青儿童乐园’开展很顺利,我们现在有了6名志愿者,返乡大学生旦增顿珠也加入了志愿队伍。”

   旦增顿珠是西藏大学的学生,原本在拉萨找好了一份做家教的寒假兼职工作。但听说家乡发生地震,旦增顿珠很快赶回了森嘎村。“这个事情这么严重,我必须得回来,而且得为家乡做些什么。”凭借熟练的藏文和普通话,他成为帮助村民和救援人员沟通的志愿者。

   灾后余震不断,但仍不时有村民不顾阻拦偷偷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想看看家里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余震来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困。”旦增顿珠担心这些不听劝的村民,加入了夜里在安置点的巡逻,还走进每个帐篷,了解和安抚受灾思家的乡亲们,耐心疏导他们的情绪,同时传达救援人员的科学指引。

   这两天,旦增顿珠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青青儿童乐园”里。他觉得,孩子的安抚陪伴是很重要的事情。“首先是要释放孩子们的情绪,不能让他们的心理状态一直被埋在地震的阴影里,再慢慢为他们添加一些有意义的教学,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温暖”。

   不久便是春节,记者问起仍在一线救援的志愿者:“过年回家吗?”志愿者们无一例外地给出了这样的答复:“灾后重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里还需要我。”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