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430.33亿元
杭州发布“碳账户”与“碳效码”
推进“双碳”青岛有了标准化“一本通”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推进“双碳”青岛有了标准化“一本通”

据悉,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和青岛市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发布了《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版)》(以下简称《指南(2.0版)》),以青岛市优势的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海洋碳汇等领域为切入点,收录“双碳”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4414条,进一步明确和突出青岛市“双碳”标准化工作建设重点和方向,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标准“一本通”。《指南(2.0版)》明确提出,到2030年,制修订不少于100项标准,其中实质性参与绿色低碳相关国际标准不少于1项,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从2012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到2021年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到2022年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再到2023年入选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在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上,先行先试已深入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肌理。而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征途中,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成为引领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抓手。2022年12月,青岛市在国家“双碳”标准体系未发布的情况下,依据青岛实践经验,探索制定了全国首个“双碳”地方标准体系,从“基础通用”“碳管理”“碳减排”“碳清除”“市场化机制”五个标准子体系构建顶层设计,以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成果全收录、青岛市各产业低碳发展标准化需求全体现为导向,收录“双碳”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5098条。

   《指南(2.0版)》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青岛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青岛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具体文件要求,在与现行国家“双碳”标准体系一级子体系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从“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和“碳市场标准”四个标准子体系构建顶层设计,聚焦青岛市“双碳”相关各行业或领域实际需求和重点应用,针对性缩减“双碳”领域标准明细至4414条,突出青岛“双碳”标准化工作建设重点和方向。这一标准体系覆盖青岛市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海洋、居民生活、金融等重点领域,可满足区域、行业、园区、组织、产品等各类场景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指南(2.0版)》制定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基础通用标准,以及碳减排、碳清除、碳市场等发展需求,基本建成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并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协同,实现各级各类标准的衔接配套。二是加快完善基础通用标准,聚焦青岛市绿色低碳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强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及时将相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三是锚定零碳目标与发展需求,加快标准更新升级,扎实推进标准研制。四是推动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加大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与国际、国内标准对标达标。

   “怎么计算排放的碳有多少、减的碳有多少,这就需要统一的标准,除了基础的碳排放、碳减排标准体系外,《指南(2.0版)》也把啤酒、家用电器、橡胶轮胎等重点行业的标准以及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能源减排标准纳入这一框架体系内,让大家有一个统一标准去衡量工作成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指南还紧密围绕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海洋碳汇、林业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的碳清除技术,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和完善,体系的搭建对推动具有青岛市特色的新能源和新型电力系统等多领域深度碳减排技术,林业碳汇、海洋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高质量碳清除措施创新发展,建立健全资源循环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标准体系搭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大力推进低碳标准体系建设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为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目标与路径。下一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将充分发挥技术标准体系对青岛市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依据《指南(2.0版)》,鼓励引导有关部门和单位、企业等开展双碳标准研制工作,为青岛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据《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