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各方用心用情做好西藏定日6.8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见闻
孩子们的脸上又有了笑容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孩子们的脸上又有了笑容

1月12日,晴,阳光朗照着雪山大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帐篷之间的空地上,传来阵阵歌声和欢笑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谭惜仁老师正带着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圈,一起边唱歌边跳舞,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在措昂村等数个村庄建立了服务点,通过足球、绘画、舞蹈等形式为震区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包括心理疏导在内的多项服务,尤其是针对地震遇难者家庭的孩子,精心开展应激心理创伤干预。

   这两天,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肉眼看得见在变化。在地震灾区,心理救援者的救治与陪伴充满了爱意。“看到孩子们脸上又有了笑容,我这心里反倒是一酸,这么快走出恐惧,孩子们不容易啊!”谭惜仁说。

   刚到措昂村时,谭惜仁发现这里的孩子们面临着不小的心理压力,凝重、悲伤、焦虑的神情挂在他们的脸上。“不少孩子整晚失眠,担心余震,听到异响就害怕,有的学生担心学业。”谭惜仁与同事们除了进行个体咨询,还以家庭和班级为单位做心理团体辅导,及时纾解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在另外一处集中安置点,记者遇到了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第九五二医院派出的心理服务小队。他们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组织“老鹰捉小鸡”“抱一抱”“贴年糕”等小游戏,拉近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恐惧和焦虑。此外,心理服务小队还通过普及心理知识、一对一谈心交流等方法,为受灾群众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逐步走出阴影。“‘震后心理疏导’是灾后重建中不可或缺的,能够帮助受灾群众,尤其是小朋友们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创伤,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和韧性,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小队负责人高栋介绍。

   在受灾较重的措果乡塘仁村,临时课堂内十几名儿童在西藏星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久米旦增和次旦拉姆的教授下,认真地学习绘画、写字。“叔叔,看我画得好不好?”见到记者,孩子们争相把自己的画拿给记者看,有的是升国旗仪式,有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还有的是雪山红日等。“孩子们似乎忘记了不久前发生的地震,重新回到了熟悉的课堂,脸上又有了往常的笑容!”次旦拉姆说。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