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牢记使命奋勇担当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牢记使命奋勇担当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牢记使命奋勇担当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陆治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总体性、框架性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深刻领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老年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是老百姓朴实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城乡考察养老服务工作、看望慰问老年人,强调要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养老等问题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任务,为我们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明确了方向。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多、规模大,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特点明显,50后、60后新老人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养老服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亿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

  准确把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意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提出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等总体要求,必须深刻领会,全面、系统、准确把握。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基本制度安排,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意见》提出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拓展深化了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内涵。《意见》首次提出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回答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明确2029年、2035年的分步实施目标,回答了怎样实现养老服务体系的成熟定型,体现了抢抓2035年左右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前战略窗口期的前瞻部署。

  准确把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意见》针对解决当前养老服务发展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和2035年发展目标作出了系列部署,要准确把握《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掌握改革发展实质精神。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就像上学有学校、看病有医院一样,发展养老服务也要有相应的机构设施网络。《意见》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不健全、服务碎片化,供需对接不够精准等问题,遵循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县(区)范围内,县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为信息和资源调度中心,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服务枢纽,村(社区)级服务设施站点贴近老年人家庭,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上下贯通、衔接互动、分工科学,养老设施连点成网,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有质量的养老服务。

   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意见》针对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失能照护为重点,以三类养老服务各展其能、贯通协调为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顺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大力发展上门服务,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强化社区依托作用,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强化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明确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的职能作用、运行机制,促进医养结合,推动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需求、全生命周期、全生活场景的服务支持。

   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意见》深刻阐释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责定位,提出了推动各方协同发力、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养老服务发展机制。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不断扩大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所必需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服务,解决好市场、社会、家庭无法解决的养老服务困难。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扶持发展政策,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助力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服务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要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弘扬尊老敬老、守望相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统筹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

  凝心聚力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落地见效

   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窗口期,不折不扣抓好《意见》贯彻实施,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升级,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和人民群众的期盼。

   健全落实机制。推动将《意见》的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发挥老龄委等议事协调机制作用,明确部门分工和任务计划,加强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推动《意见》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的重要部署要求,纳入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之中,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纳入规划部署,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确保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如期成熟定型。

   突出强弱项、补短板。要抓住薄弱环节,补齐养老服务发展短板。服务内容上,要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更加聚焦、更加有效,着力化解社会普遍存在的“养老焦虑”。服务形态上,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着力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城乡协同上,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着力因地制宜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打造县域统筹、城乡协调、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服务分层上,要建立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着力发展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出台更多更具含金量和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引导和保障养老服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要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推动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适合我国国情养老服务体系相匹配的资金保障机制。要科学规划布局养老服务设施,让养老服务设施围绕老年人需求建设。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基本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让养老因科技和信息化而更安全、更舒适、更丰富。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