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10版:社会工作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一根陪跑绳将青年视障者与青年志愿者连在一起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10版
社会工作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一根陪跑绳将青年视障者与青年志愿者连在一起

清晨5点半,冬日的第一缕晨光还没来得及探进城市的缝隙,何亚君的闹钟响了。他坐起来,两手前后摸索,慢慢把被褥收起,衣服穿好,走出房间。一切都在黑暗中进行。

   80后何亚君失明近30年了,双眼毫无光感。简单吃过早饭,何亚君迫不及待地出门。去哪里?去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奥森”),跑步!

   从2014年开始,何亚君累计跑了70多场马拉松,总跑量超过1.2万公里。他还成立了“何亚君助盲团”,带动更多盲人跑起来。

   90后赵晨霄是“何亚君助盲团”的一名助盲志愿者。3年间,她用一根30厘米长的陪跑绳,带盲人一起享受奔跑时风从耳边掠过的幸福。她告诉身边的盲友:“我是你的眼,我们一同前行。”

   日前,记者走进“何亚君助盲团”,倾听青年视障者与青年志愿者讲述肩并肩、心连心,用一根陪跑绳连接黑暗与光明,共同奔跑出青春色彩的故事。

  “我想冲破黑暗,努力奔跑”

   在何亚君走出家门的时候,全北京城还有近百名盲人也正奔向奥森——有坐地铁的,有打车的。他们都是“何亚君助盲团”的成员。

   集合的地点是奥森里的一个小广场,明眼人可以看见广告牌、一片湖,远处是起伏的树林。盲人们则听着声往那走,“那个热闹的地方”。“助盲团像我的第二个家,6年了,每次来之前都按捺不住激动。”今年34岁的盲人宋新然,2018年加入“何亚君助盲团”,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都坚持每周三、周六来奥森跑步。“跑起来,我常常会忘记自己是一名盲人,只会感到身上充满青春能量和朝气。”宋新然说。

   提起何亚君和他创立的助盲团,盲友们有说不完的话。

   10岁那年,何亚君因病致盲,陷入了黑暗的世界。22岁,何亚君离开四川老家,到北京盲人学校学习按摩,次年开始做盲人按摩师。虽然有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但孤独、自卑仍然包裹着何亚君。

   转机在2014年的一个夏天,何亚君的一名客人告诉他,有志愿者可以通过拉一根陪跑绳,带着盲人一起跑步。这让何亚君惊讶不已,他抱着尝鲜的心态去了一次,感到“多年生锈的身体瞬间被释放了。”“我当时就想,我还年轻,不能一辈子都待在按摩店里,那不是生活的全部。既然有志愿者肯帮我们盲人,我就要跑起来,我还要带动身边的盲人一起跑。”何亚君说。

   2015年5月,年轻、有想法的何亚君创立了“何亚君助盲团”,致力于帮助视障人士“走出去,动起来”。

   起初,敢参加跑步的盲人很少,质疑的声音却不少——“盲人都看不见路,怎么能跑步?”何亚君就通过给参与盲友送跑鞋和衣服的方式,吸引盲人大胆尝试。这一消息在北京盲人群体里渐渐传开。

   如今,“何亚君助盲团”累计组织跑步活动和比赛超过900场,参加跑步活动的盲友和志愿者累计超过5万人次,其中不乏青年盲人与青年志愿者。

   早上6点40分,人差不多聚齐了,大家脱去外套,陆续开始热身,他们衣服背后有的写着“视障”,有的写着“助盲”。盲友与志愿者两两一排,分别握住一根彩色麻绳的两端,一起摆臂,一起迈腿,向着奥森深处跑去。

   2022年加入“何亚君助盲团”的盲人郑高峰,今年31岁,本想通过跑步改善一下体质,没想到2年间已经跑了6场马拉松了。前段时间,郑高峰收到了一个特别的邀请——平日里带郑高峰跑步的志愿者首次参加马拉松,想请跑步实力更强的郑高峰作伴。郑高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0月27日,“2024滴滴海淀马拉松”在北京中关村开跑。志愿者与郑高峰两人,一人负责引路,一人负责调整跑步节奏,一同跑向终点。

   “这些都是我跑马拉松获得的奖牌,也是我的青春‘勋章’,青春有无限可能,无论是健全人还是盲人。”在何亚君工作的按摩店里,记者被悬挂在房梁上的奖牌吸引了。五颜六色的飘带、几十块形状各异的奖牌,让店里的氛围别具一格。何亚君走到房梁下,抬手摩挲着奖牌上的刻字。

   “有了跑步的经历,来按摩的客人只要说一下跑步时长和配速,我就能快速找到肌肉酸痛点。”80后盲人冯朋瀚现在是何亚君所在按摩店里的热门按摩师,很多客人为他而来。“视障是我的身体状态,人生路还很长,我想冲破黑暗,努力奔跑。”冯朋瀚说。

  “助盲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奔赴”

   在无光的世界里,盲人跑步是一场无声的挑战。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助盲跑志愿者也不容易。

   每一名志愿者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在反复的“蒙眼跑步”训练中,体会、理解视障人士的处境。27岁的赵晨霄对“蒙眼跑步”这一体验印象深刻。

   新志愿者们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蒙上眼睛,由另一人带领完成跑步。蒙上眼睛后,赵晨霄感受到一种下坠的失重感,甚至无法保持直线前进。“切身体会后更能设身处地为盲友着想。”赵晨霄说。

   一路上,志愿者轻轻向左拉一下绳子,就是在告诉盲友该往左转了;再轻轻顶一下盲友的胳膊,是要往右转了。遇到石子、减速带、破损路面,志愿者也会口头提醒,或者握住盲友的手引导通过。

   志愿者和盲友相处,是互相适应的过程。盲友们普遍不爱提意见,很多时候,领跑的效果要靠志愿者自己判断和调整。

   “牵引绳紧了,说明两人步调不一致,只有牵引绳在手中是松弛的状态,感觉不到阻力时才是最佳状态,可以让盲友像自己独立跑步一样,感觉不到外力的‘牵引’。”慢慢地,赵晨霄摸索出带盲友跑步的技巧。

   跑步之余,赵晨霄还会跟身边的盲友讲讲奥森的美景:初春时节遍地紫色的二月兰,4月开始盛开的樱花和绚灿的海棠,夏日里公园门口成片的向日葵……百花争艳的时候,在奥森跑步时空气里都甜丝丝的。

   回忆起与助盲团的初见,赵晨霄说,她当时只是为了改善身体状态、调整生活作息,心血来潮来公园晨跑,没想到在一天早晨偶然遇见了这一特别的跑团。现在,每当赵晨霄想到有盲友在等她一起晨跑,就算冬天天气再冷,她也有动力立刻起床。

   3年来,赵晨霄变得更加健康、真诚、热爱生活。起初,她甚至无法完成5公里的慢跑,而现在,她已经能够顺利完赛全程马拉松,这是她之前未曾预料到的突破与成就。她说:“如果没有遇到这些盲友,我可能只是一时兴起,跑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但现在我的兴趣爱好里也加上了跑步这一项。”

   在“何亚君助盲团”,像赵晨霄一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用青春活力点亮了盲友的“心灯”。

   出于好奇,终于责任。在一次次的助盲跑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感受到了一种被需要的责任感。“助盲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奔赴。生理上,我们给盲友提供帮助;心灵上,盲友的坚韧精神激励着我前行。”赵晨霄说。

   每次跑完步,何亚君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跑步状态,并感谢带自己跑步的志愿者。

   需要与被需要,互相鼓励与共同前行,在“何亚君助盲团”时刻发生着。

  “青年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精神”

   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青年人奉献爱心的重要方式,更是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统计,我国有1700万左右的视障人士,其中约800万人完全失明。这一庞大的人群,大多数囿于家里,但是他们又渴望融入日常的社会生活,向往行动自由。

   最初开始尝试跑步的时候,何亚君也很害怕,双腿都不知道如何迈步。志愿者的陪伴与耐心指导成了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以前,我总觉得有些地方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不好,影响了我们盲人融入社会,现在看来其实最大的障碍是心中给自己的设限,还有周围人对我们的态度。”何亚君说。

   近年来,在很多地方,越来越多的共青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探索开展“青春志愿助盲跑”项目,帮助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生活成为青年志愿服务新风尚。

   在江西,井冈山大学红五星志愿助盲团探索了“大学生志愿者+视障人士+高校视障指导教师”模式,在老师带队指导下,大学生志愿者和盲友一起跑步锻炼;在广东,茂名市盲人协会联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开展大学生与盲人结对活动,有效发挥大学生业余时间相对充裕、人员短期稳定的优势。这些助盲团,不仅是视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桥梁,更是一股股温暖的青春力量,它们汇聚成流,营造出残健共融的社会氛围。

   “青年志愿者和盲人是互相支持、互信共赢的,青年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残健融合的精神。”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韩润峰说,一方面,盲人在青年志愿者的陪伴和引导下,走向户外强健体魄、融入社会;另一方面,青年人可以深化同理心与对视障人士的尊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塑造阳光心态。更为可贵的是,助盲团可以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包容性社会的良好氛围。

   在“何亚君助盲团”周六的晨跑活动中,还会有一群“小尾巴”蹦蹦跳跳地在队伍最后面跟跑,他们大多是志愿者的孩子。有一次,赵晨霄问其中一个小朋友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小朋友回答说:“我在练习跑步,长大以后我也要助盲。”“培养助盲助残的价值观念应从童年时期起步,这需要家庭、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赵芳说,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将扶残助残视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一种自发的行为选择。

   赵芳还认为,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可以引入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深化年轻人对助残文化的理解,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更好地服务残障人士。“对于青年志愿者来说,助盲助残的经历不仅能带给他们更深的人生思考,也会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力量。”赵芳说。

   跑完5公里,赵晨霄带领志愿者和盲友做起拉伸运动,又帮助需要坐地铁回家的盲友找到同行志愿者后,她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有的爱像阳光倾落,右和左,是你是我。”阳光洒在公园里,赵晨霄边走边唱,“《追光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曲,我改编了句歌词,就像在唱我们志愿者与盲友,成为彼此的光。”赵晨霄坚定地说。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