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宁夏192名中高级社会工作师获一次性奖补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五星级”社工站全域覆盖
打造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典范 山东省心安社会工作学院揭牌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五星级”社工站全域覆盖

近年来,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社会工作紧扣“一年覆盖、两年规范、三年提升”的目标思路,链接各方资源,着眼做大做强,借力专业化、精细化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改善民生、优化服务供给,切实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实现社工站建设以点带面、示范推广、提档升级。全区下辖四个乡镇社工站均获评省级“五星级”。

  政策给力投入“足”

   一是政策引导优布局。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统筹乡镇社工站、“福蕾行动”计划、儿童探访关爱等项目,累计投入288万元,建成1个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4个乡镇社工站、78个村居社工服务点,畅通“区、乡镇、村居”联动服务网络。

   二是机制引路强队伍。出台《泉州台商投资区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托“亲清家园”平台,将线下审批转为“掌上”一键直“兑”,累计为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兑现奖励131.2万元,惠及辖区助理社会工作师235人、社会工作师43人、高级社会工作师1人。

   三是规范引领促发展。以实现规范和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目标,建立健全政策制度,通过提供办公场地、服务场所、启动资金等方式,鼓励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组织和个人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加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扶持等工作,共培育4A级社工服务机构两家,发放一次性开办补助10万元。

  重点选准质效“显”

   一是养老服务热起来。开设“贴心小管家”服务子项目,为老年人特别是留守、空巢、特困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帮助、社区参与等服务,协助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47家、住宅配建养老服务设施44个。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义诊、义剪、入户探访等活动累计101场、惠及4567人次。

   二是社会救助实起来。坚持低保家庭动态管理,每年重新复核低保、低边、特困户,打造“资源—需求—帮扶”的救助平台,借助救助对象需求数据,整合各类资源予以支持。2024年1—6月,协助申请临时救助 201人次99.23万元。

   三是社区治理动起来。以凝聚基层群众力量为抓手,挖掘乡村能人,激发村民潜能,筹划以古街运营、幸福院空间改造等为议事协商项目,逐步形成老党员牵头、村委会主导、社工组织和村民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同时,深入摸排困难群众所思所盼,建立议事协商室(亭)78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56场,解决群众诉求及矛盾纠纷超1000件,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次。

  督导有方专业“强”

   一是全力督导上台阶。在各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之初,即正式聘请福建省首批高级社工师作为专业督导进行全面监督指导,精心组织社工全员参加市、区、镇及承接机构内部督导,并对实施成效适时监督。通过“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线上会议、集中督导等形式,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全面监督项目推进落实情况,今年来共进行线上线下督导56次,社工专业水准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泉台交流添“台味”。打造对台交流示范基地,引进一名在社会工作上有着先进经验的台籍督导进驻社工站指导工作,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叙两岸袍泽情”3场、“民族团结一家亲 福籽同心爱中华”7场活动,在学习借鉴、亲情融合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儿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以评促建搭台子。始终将把准民政服务对象需求、发现社区治理短板不足等作为进步依据,在项目实施上赋能社会组织、联动志愿者、对接慈善资源,主动邀请社会评价优秀、评估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对承接乡镇社工站建设服务项目进行中期、末期评估,扬长避短、加速进步。

  典型培优特色“明”

   一是造本土品牌。聘请中国社科院陈涛教授、台湾督导等行业翘楚现场指导,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凝练基层服务特色,提炼出“2531”工作法、“六化”服务法、“五线谱”工作法、“太阳花”工作法等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实招,以更契合本土方式方法增强民生服务效能。今年来,共开展社区活动100余场,服务困难群众超2万人次。

   二是提技能创收。以村民创收致富为导向,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困难对象就业,筹集辖区慈善金3.7万元,帮助70名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和入户陪伴,融入历史文化,打造网红集市,为当地村民创收数万元。

   三是扩社会影响。充分发挥区级社会工作服务指导中心的功能,倾心支持省级社会工作示范站,创建“回暖之助”“回益邻里”等社会关爱援助帮扶项目,社会关注度、影响力不断提高,连续三年在泉州市社工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名,省民政厅、宁夏民政厅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多次到站调研,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 (据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