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以改革“小切口”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聚焦“一老一小”,推动文化“两创”进社区进学校 “以文化人”融入基层治理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聚焦“一老一小”,推动文化“两创”进社区进学校 “以文化人”融入基层治理

7月31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东果园社区服务中心,一堂社区大学文化“两创”的专题培训课正在火热进行:60多位老人一起听传统文化课、做课桌操。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在人。2023年以来,城阳区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切入点,突出社区、学校两个重点领域,抓住“一老一小”两个关键群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德治善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精准聚焦家庭、家教、家风,针对老年人群体,研发‘1+N’文化‘两创’特色培训课程,坚持讲好‘一堂课’、开展‘一节操’、做好‘一餐饭’,培育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社会新风尚。”城阳区委党校副校长周崎表示,截至目前,已有179个社区规范化开展“一堂课”,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290多个社区常态化开展“一节操”,占全区社区总数的95%以上;建成55家助老餐厅、84个助餐点,开展百家宴、邻里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去年11月,东果园社区开办第一期文化“两创”课堂。“第三期后,我们就改为每天常态化开班。来参加活动的学员中,最小的57岁,最大的87岁。截至目前,已经有200多人参加。”东果园社区大学带班老师牛雪梅告诉记者。“文化‘两创’进社区一系列活动,帮助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家庭、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小区氛围更为融洽。”东果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牛同光说。

   在“一小”这端,城阳区以“三项行动”为载体。“我们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以经典诵读、光盘行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徐宁介绍,城阳区2023年创建省级书香校园2所,还获2024年“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诗词阅读”省优秀组织单位;40余所学校成立中医药社团,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500余场。

   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关键在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转化和发展“活性”。

   在城阳区,每天跳上一节拍打养正操,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新时尚。“拍打养正操一节15分钟,参照中医经络走向,以拍打人体穴位为主,以‘夫妻和谐、兄友弟恭、互敬互爱、家和万事兴’等家庭美德理念为音乐口令。”周崎说。

   “拍打养正操推出后,受到居民广泛欢迎,很快在街道60个社区实现全覆盖,日均参与居民5000余人。”夏庄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矫超说。

   而在城阳区国城小学,依托本草园等校内文化基地,通过种植与观察、炮制与加工、制作与体验三个模块学习中医药文化。“学生们亲手种植中草药,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触摸,了解不同中草药的外形特征和药用价值,在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城阳区国城教育集团总校长郝玉芹介绍。

   以文化人,“化”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城阳区的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流亭街道东蓝家庄社区,居民王素玲在哥哥去世、嫂子改嫁后,一直抚养两个未成年的侄子。然而在社区改造时,王素玲认为自己这些年为侄子付出很多,两个侄子的安置房中理应有自己一份,侄子们却反对,从此,两家人互相埋怨,不再来往。社区开展文化“两创”系列活动后,王素玲积极参与,耳濡目染,很受触动。于是,她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当初照顾孩子的心很纯粹,现在闹成这样,失去了亲情,现在想通了,房子不要了,全部给侄子。”“以文化人”之功,从城阳人的好口碑上也可以看出来:2023年,城阳区选树推荐市级以上道德模范33人,位列青岛市第一,道德模范获评数量、层级取得历史性突破。 (据《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