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摸需求送服务
种文化立品牌
“童伴妈妈”让孩子们拥有“爱的港湾”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童伴妈妈”让孩子们拥有“爱的港湾”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20多名学生围坐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彩笔绘制书签。末了,他们仔细地在书签底部系上一段漂亮的流苏。

    这是不久前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小蒜镇中心学校“童心港湾”里的一幕,孩子们用亲手制作书签的方式,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他们将书签举在手里,心满意足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阳光映在孩子们的脸上,教室里欢声笑语。

    目前,小蒜镇只有这一所小学,全校一年级至六年级总共34名学生。校长王凯凌介绍,这些学生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0人。“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管不好,导致他们学习上缺少主动性,需要老师引导,并给予情感上的陪伴。”

    2019年,团中央启动共青团“童心港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项目。当年,作为团中央在定点帮扶县的支持项目,“童心港湾”引入到了石楼县。

    小蒜镇中心小学的“童心港湾”建于2019年12月,有图书角、儿童活动室,室外有一个大操场。先后有王能花和张小林两位教师担任孩子们的“童伴妈妈”。在日常课后时间,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童心港湾”都会对孩子们开放,组织开展各类活动。

    刚接触“童伴妈妈”工作时,王能花从零开始学习儿童权益保护,留守儿童关爱、权益保障等政策法规,学习儿童心理知识和沟通技巧。为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她利用清晨、中午、晚上大人小孩全在家的时间登门,对监护缺失、家庭贫困、心理和行为偏差、学习困难、身体残疾的儿童建档立卡,重点关爱。

    在“童心港湾”的活动室内,记者看到“童伴妈妈”定期整理的谈心谈话记录。一个9岁女童父母离异,父亲和爷爷在外地工作,她跟奶奶在老家生活,平时通过视频跟父亲联系。在家做作业遇到不懂的,她就打电话向老师或识字的亲戚求助。“童伴妈妈”在总结里写道:孩子还是缺少母爱,从她的愿望来看,她希望身边的人能经常陪伴她。

    “童伴妈妈”发现这些孩子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叛逆,爱打架;有的行为习惯不好,不讲卫生、爱说脏话……

    “孩子本性是善良的,就是疏于管教。”王能花感到责任沉甸甸的,她平时尽可能多跟孩子交流,通过小事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为了把他们从大小屏幕中“拉”出来,“童伴妈妈”想尽办法设计各种活动。

    冬至时,小蒜镇中心学校“童心港湾”开展“迎冬至 过暖冬”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由来和习俗,用橡皮泥制作五彩“饺子”;元旦开展“情暖新年 喜迎元旦”主题活动,“童伴妈妈”引导孩子们去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强、自立;清明节,“童伴妈妈”会给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教育孩子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今年4月,由于家庭原因,“童伴妈妈”的接力棒从王能花交到了小蒜镇中心学校教师张小林手上。这位性格温和的女教师表示,她会尽量多安排互动性强的活动,比如手工和运动,让孩子们都能参与进来,体验快乐和收获。

    “他们比原来活泼,也好学好问了。”王凯凌校长明显感受到,在“童伴妈妈”的悉心引导下,孩子们有了变化。有的孩子原来性格比较内向,“童伴妈妈”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交流,他们渐渐变得开朗敢说话了。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对学校很感激。

    除了分布于石楼县各乡镇的“童心港湾”,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还针对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后扶工作,围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等方面,引入了服务社区青少年的“伙伴计划”项目。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石楼小镇的团工委负责人呼旭鹏介绍,通过前期摸排,发现生活在社区的238名幼儿及小学生中,有2/3是留守儿童,存在放学后无人看管、做作业无人辅导的问题。“伙伴计划”恰好是应对这些问题的“解药”。

    “针对学业辅导,我们在龙山水岸和石楼小镇两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六点半课堂’,由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等群体,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素质拓展、安全自护等服务。”团石楼县委负责人霍钰文说,这些项目不仅实实在在解决了搬迁群众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更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

    此外,团石楼县委、县少工委结合青少年的成长特点,组织开展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安全自护教育、心理疏导和科普教育等六大类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砥砺品格,增长本领。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