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上海宁波帮的“四明公所”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上海宁波帮的“四明公所”

    四明公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于清嘉庆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今仅存大门

    四明公所寄柩并设义冢,后设赊材局

    四明公所董事会合影

    宁波在上海的同乡会馆称“四明公所”,是由旅沪宁波籍人士在1797~1803年建成带有慈善性质的同乡会馆。其规模之大,势力之强,不仅是当时上海各同乡会馆中的翘楚,而且还是近代宁波帮团结一致反对列强扩张,并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地。

    “公所体裁已全部具备”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拥有众多优良的港湾,早在秦代,商贸活动就已相当活跃。到了唐宋元三朝,宁波港更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每天,来自各国的商船带着异域特产从远方驶来,而那些装满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大船,正鼓起风帆整装待发。

    正当这座“海道辐辏”的枢纽港向大航海时代进发时,历史却戏剧性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日益猖獗的“倭害”,迫使明清两朝实行严厉的海禁,“尺板不得出海”的结果,不仅导致了对外贸易的凋敝,还限制了沿海民众的正常谋生之路。当时宁波府所辖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六县,都是人多地少的海滨地区,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寻求发展。其中,不少宁波人就把眼光投向了隔杭州湾相望的上海。这些旅沪的宁波籍人除了少数经商者,大部分都是以剃头、车夫、帮佣、裁缝等为业的穷苦百姓,他们在黄浦江边搭建起最早的棚户区,凭借一技之长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经过一番打拼,“宁波帮”很快就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并在经济实力上取代了保守的“山西帮”,与以果敢、敏捷、豪放著称的“广东帮”各占上海商界半壁江山。

    旅居在外的人不怕劳苦,却最担心客死他乡,而按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死者必须入土为安,有能力的更要将死者的灵柩运回家乡祖坟下葬。但当时寓居上海的宁波人,多数为生活贫寒的学徒工匠和负贩帮佣等,要独自运送灵柩返乡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好在宁波帮一向以重亲情、友情及乡情著称,乡党观念尤为强烈。为了停厝或掩埋客死上海、且因贫困无力归籍的同乡人棺柩,使流落异乡的亡魂得到安息,1797年,宁波商会钱随、费元圭、潘凤占、王忠烈等人便发起“一文愿捐”活动,动员在沪的宁波人每天节省一文钱,一年可积365文,以此为一愿集中起来,至第二年就募集到相当数目的捐款,于是购入上海县城北郊土地30余亩,建立寄柩厂和义冢。寄柩厂设立三年后又正式设立殡舍,“始行厝葬”,代理寄放有尸棺木,并承办代运棺木赴宁波的业务。1803年又建成关帝庙,并正式成立公所,因宁波有四明山故命名为“四明公所”。此后,公所进行了不断的扩充和修缮,1831年,由董事方亨宁、方亨黉、谢绍兴等人发起募捐重修,添建殡舍,扩大坟地,还增设赊材局,即贫困的同乡死后,其家属可先领棺木埋葬,等以后有钱时再缴费,其间,不追讨欠款也不取利息。

    1844年,经各方努力,公所成功地将土地编入官图,免纳税课。至此,“公所体裁已全部具备”。1853年,公所房舍因“红巾会匪刘丽川等作乱,据县城府郭庐舍荡然公所毁焉”,红巾军占据县城一年有余,直到第二年元旦才弃城而去。匪祸平息后,公所得到镇海大商家方仁照兄弟捐巨款又进行重建。两年后,恢复旧观的四明公所不仅使殡厂有了男女之分,还新建济元堂为乡人集会之处。据1861年提供的资料显示,当时四明公所义冢中埋有万余具宁波同乡棺椁,如按活人与死人5比1的比例来推算,当时旅居上海的宁波籍人应有6万之多。四明公所的成立,使身在异乡的宁波人不但有了一个寄托乡愁的平台,而且随着来沪的宁波人越来越多,四明公所很快就发展成为上海势力最强的同乡会馆。

    租界强行修路酿成血案

    早在1849年四明公所地产划入法租界后,租界当局就对这块长期享受特权、免交捐税的地皮垂涎不已。1861年12月,经上海道吴煦同意,法租界开始第一次扩界,并借机对位于界内的四明公所提出收购要求,表示要在其间修筑马路。法公董局的理由是,公所内停放的大量棺柩和大片坟冢,既有碍市容,也容易导致瘟疫流行。对法租界的无理要求,四明公所明确表示拒绝。由此,也为日后的冲突埋下导火线。

    1873年冬,法公董局以不能抛弃欧洲人讲究卫生习惯为由,再次决定筑路,路线仍拟从四明公所的坟区穿过。宁波同乡会认为此举涉及起棺改葬,殊不可行,于是在1874年4月底,呈文法国总领事葛笃,言辞恳切地表示,“我们认为,像这样筑路,势必车马通行于死者之尸骨上,致使亡人的阴灵不得安宁,此乃亵渎之事”,建议修改线路,并表示愿意分担因线路改变而多出的费用。但法公董局断然拒绝公所的请求,他们的理由依然是公所内的棺柩和坟冢容易导致瘟疫流行。而事实上,当时上海确曾爆发过霍乱、鼠疫等急性传染病,造成了一部分外侨死于非命。从表面上看,法公董局关于消除传染源的理由显得冠冕堂皇,然而对宁波人来说,于情于理都不肯出让这块埋有上万具同乡棺椁的义冢之地。双方互不退让,经数月纠缠,致使事态逐渐恶化。

    1874年5月3日下午,300多名旅沪宁波籍人在四明公所门外与法国巡捕发生冲突,随后冲向路政工程师佩斯布瓦住宅,佩斯布瓦向人群开枪,打死一人。于是事态更为扩大,宁波人包围了法公董局,焚毁法国人房屋40多间。法国水兵遂强行闯进公所,拆毁建筑,挖掘坟墓,并对前来阻止的宁波人大打出手,冲突中被打死7人,受伤20人,酿成第一次血案。事发后,全体旅沪甬人(宁波人)奔走呼号,强烈要求严惩凶手、赔偿损失。经宁波籍人士不懈努力,1878年7月17日,中法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公所永归宁波董事经管,凡山地之内永不得筑路、开沟、造房、种植、有损棺葬”。此外,中国政府一次性偿银3.7万两,作为冲突中受损失的法国及意大利、奥地利侨民的补偿,法国人赔付7名中国亡者恤银7000两,四明公所及其所属地产依照惯例免纳捐税。这是由宁波人组织的,中国城市人民反抗外国殖民主义者的第一次胜利,为此,该协议还被刻成石碑存于公所。

    罢市罢工保护公所

    第一次血案后,法国人对租界内的四明公所积怨日深,在此后的一二十年里一直耿耿于怀,不断地制造摩擦和事端。

    1898年1月,法驻沪领事馆和公董局不顾信义再次向四明公所提出“一百八十六号、一百九十一号地公所占用久,今当索还将建公学医院及宰牲场”。公所当即复函予以拒绝。蓄意已久的法方,按捺不住心头的恼火,于7月6日悍然动武。经过精心策划,时任法国领事白澡泰亲率法军及民工百余人闯进四明公所,用枪驱赶所内人员,并指示民工对公所三面围墙实施强拆。当晚8时,愤怒的人们向法国殖民主义者抛砖投石,击碎路灯,致使法租界当晚一片黑暗。法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法兵疯狂地向手无寸铁的人群扫射,随后又分道出巡,任意屠杀无辜人民。是日,即有17人惨遭杀害,伤者无数。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四明公所血案。再次发生的血案使旅沪的30万宁波人群情激愤,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抗怒潮。

    次日,在买办虞洽卿及洗衣业领袖沈洪赉等带领下,宁波籍商人全体罢市,法租界里的甬籍洗衣工、厨师、车夫、佣工等纷纷罢工、怠工或辞职不干,连外轮上的甬籍海员也加入罢工队伍。聚居上海的其他省籍人士,也不再像第一次那样袖手旁观,而是同仇敌忾、坚决支持旅沪甬人的正义斗争。罢市罢工从法租界蔓延到公共租界,从甬籍职工扩展到非甬籍职工。致使那些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洋大人们,吃不上饭、坐不着车、衣服也没人洗,一个个急得不知所措。为此,英、美等国领事纷纷出面调停,他们一方面劝法国人立即撤兵,另一方面要求四明公所尽快让各行业复工。此时,法国人早已被宁波人的罢市罢工闹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施压,迫不得已只好从四明公所撤兵,再次承认其土地所有权,表示今后永不侵占。

    19世纪末期,随着城市自治运动的兴起,部分旅沪甬籍人的殡葬观念有了一些进步,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卫生防疫知识,逐步认识到棺柩在人口稠密的市区厝而不葬的危害。除了陆续将法租界的义冢和寄放的棺椁迁到郊区新购置的地方,公所每年春、冬两季还组织运柩回籍,数量往往多达1200至1300具之多。1911年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后,公所影响力有所削弱,但仍一本其“救助同乡、团结自卫”原则,从事着救济客死异乡者及其遗属的慈善事业,直到1954年才停办。(据《档案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