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湖北:用心用情、入细入微服务困难群众
山东: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精准施策优化服务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山东:主动发现困难群众 精准施策优化服务

    下班后,刘伟海像往常一样来到幸福家园老年公寓。推门而入,阳光照进房间,洒在地面上,他的父亲正躺在床上,见他来,转头望向门口,露出笑容。

    “在护理员的精心照护下,短短3个多月时间,父亲的脸色已经变得红润了。”刘伟海深深舒了一口气。“悬在心里的石头,可算落下了。”刘伟海说。

    刘伟海家住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付家村。几年前,他的家人接连患病。为了给家人治病,他花光了积蓄。“后来,民政部门帮助我们办理了农村低保,还进行了大病救助。可父亲年迈需要人照顾。”刘伟海皱了眉,他不能外出打工赚钱,这让原本困难的家庭压力更大了。

    就在这时,孙武街道工作人员找上了门,这让刘伟海很惊讶。“他们告诉我,可以领取一笔政府救助金,可我并没有主动申请过。”刘伟海说。

    没有申请,当地如何发现这个家庭的困难?“过去是‘人找政策’,现在是‘政策找人’。”山东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邢洪锐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以‘救助政策主动告知、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救助信息主动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三主动’工作机制,依托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高标准建成了覆盖12个救助职能部门、48类信息的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定期开展跨部门数据比对,利用该平台对低收入群体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邢洪锐介绍。

    “我们通过省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监测到刘伟海家庭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信息下发至街道,他们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按程序实地走访核实。”惠民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乐军说。

    按照以前,申请人得前往相关部门和银行开具各类证明材料。可这次,刘伟海却一趟都不用跑了。

    原来,山东省推行社会救助申请全流程网上办理,对符合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时只需授权民政部门代为查询信息。通过核对系统自动获取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数据,判断申请人家庭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免去了申请人前往各政府部门和银行开具各类证明的环节。

    “省里下放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压缩办理时限,我们启动了临时救助程序,简化流程提速审批。核实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临时救助金发放到了该家庭。”景乐军说。

    发现是第一步,要让有需要的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还得持续提升救助水平。山东省引导各地从“兜底保障”向“物质+服务”转变,在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以困难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服务。

    “我们借势而为,开展了‘情暖夕阳’低保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让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有效衔接,按照能力评估结果,分类列出适老化改造的详单和照护服务的清单,精准掌握低保失能老年人服务需求,开展居家照护和集中托养两种照护模式。”景乐军介绍。

    “刘伟海希望打工赚钱,于是,我们帮他就近联系了公交公司;后来,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刘伟海的父亲入住了幸福家园老年公寓,由专业护理员来照护,解决了无人照看的后顾之忧。”景乐军说。

    惠民县社会救助工作是山东省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省服务类救助受益群体从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逐步向低保家庭中有需要的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拓展,29.5万名困难群众享受到政府购买的照料服务。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我们将不断提升救助政策的温度,继续履行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职责,不断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创新,实实在在做到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将全省民生保障网织得越来越密实。”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庄严说。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