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皮磊 三地民政部门在近30个领域签署专项合作协议,深度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6300多家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共落地河北省帮扶项目5000多个,涉及资金约21.88亿元,覆盖河北省62个开发重点县,受益人口达280多万人次;三地1000多家基金会近三年在京津冀开展慈善活动……” 4月19日,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透露了上述数据。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在民政部及三地民政部门指导下,三地社会组织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以及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协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广大社会组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如何才能深入参与其中?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北京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富大鹏表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北京民政部门将锚定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树牢“一盘棋”思想,紧抓“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加强高位统筹,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凝聚更大发展合力,努力将北京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协同发展优势。 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以捐建图书角为切入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据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赵静介绍,基金会依托“悦读成长计划”项目,以捐建“班级图书角”为核心,将优质分级阅读图书送到孩子们身边,同时以“志愿者导读”“小树苗计划”“教师赋能”等方式,支持学校开展阅读教育活动,推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 截至目前,该项目先后在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宁河区、蓟州区,河北省涞源县、涉县、张北县、平山县、邢台市信都区捐助280所中小学,建设3086个班级图书角,开展50余场教师培训,支持学校开展阅读教育活动,直接受益学生达116877人,投入公益资金800余万元。 结合自身业务及资源优势开展相关公益项目,是广大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戴键介绍,作为北京市科技型社会组织代表,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谋划,带领中关村社会组织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经过十年探索已形成了体系化、专业化工作服务体系。 “一是搭建跨区域合作交流平台,连续承办‘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助力通州与北三县地区一体化发展;二是梳理北京科技服务资源,形成《北京市社会组织科技服务资源图谱》,推动服务资源在京津冀三地共享;三是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力量,组织编写京津冀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蓝皮书,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戴键表示,下一步联合会将聚焦三地重点产业方向,携手三地企业成立产业链合作专班,加速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网络化创新产业集群。此外,联合会还将在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上展现新作为。“我们将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做好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配套工作,促成企业与三地领导座谈交流。我们还将建立京津冀企业家服务机制,引导北京的优质科技服务资源向津冀辐射,为三地企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保障。” 据记者了解,目前京津冀共有1000多家科技类社会组织,他们积极投身研发一线,搭建服务平台、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在集聚创新资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近三年来,三地约有300家基金会支持并开展了600多个科研项目。 积极响应社会发展需求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与作用,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值得深入思考。 天津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岩在致辞中介绍,“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天津民政部门将瞄准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以更好的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三地围绕养老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日前,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涉及机制、项目、政策、人才、医养、区域、行业协同等内容。 而这也为养老类社会组织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和协作机遇。 作为一家以养老为主要业务方向的社会组织,截至2023年年底,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已累计资助养老机构369家,实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惠及老人8万名。截至目前,基金会在京津冀累计支持39家养老机构;自2021年以来,共支持北京和雄安新区22家社会组织,服务超35000人次困境老人。 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应惟伟告诉记者,“我们认识到,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较为严峻,所以在资助项目地域范围上统筹城乡,兼顾边远欠发达地区。”据应惟伟介绍,2020年,基金会向河北大名捐资开展“农村扶贫综合体”建设,实现居住、就餐、娱乐、医疗服务等“一院多能”,养老、幼教、看病、助残、就业等“五位一体”,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下一步,基金会还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投入,作出更多新的探索。 这是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在三地协同发展过程中,行业协会商会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资源对接、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天津市山东商会是参与此次交流会的社会组织之一。据介绍,为助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该商会积极动员会员单位赴河北省洽谈合作项目。如,商会副会长单位中辉(天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2018年至今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累计投资1.4亿元,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其投资项目主要包括中辉石化大型加油站和兴隆县山泉饮用水有限公司,在助力当地就业及税收等方面成效显著。 近两年来,三地已有15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签订了新一轮专项战略合作协议、意向书,在家政服务、教育装备、绿色发展、电子信息、注册会计师等50多个行业领域深度开展合作。 助力雄安新区发展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广大社会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晓妍谈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打造社会组织外引内培发展模式,争取国家部委政策支持,全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等六家国字头社会组织落户新区,推进设立空天信息联盟,有力支撑新区产业发展。 同时,河北制定了雄安新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允许冠以“雄安新区”字样并可在全国范围吸收会员,重点培育雄安新区未来产业设计研究院、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类社会组织;谋划开展“百家社会组织雄安行”活动,引入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资源,为雄安新区注入新生动力。 张晓妍介绍,近年来三地民政部门不断健全协同联合执法机制,取缔了一批跨地域的非法社会组织,净化了社会组织生态环境;支持成立河北省钒钛行业协会、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协会、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等科技创新型社会组织,三地医药、机械制造、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等行业协会密切对接,深化生物医药、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链合作,助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院长牛俊钰介绍,作为最早一批扎根雄安新区的社会组织之一,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自2017年开始,立足雄安、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联合工业设计领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校和行业专家,共同推进新区工业设计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为打造“雄安质量”、创造全国样板提供支撑。 当天,三地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签署了《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倡议书》,号召三省市全体社会组织携起手来,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争先进树品牌,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深耕者;敢担当善作为,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推动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作用,引领各类会员企业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共同为助力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据了解,2024年三地社会组织已经开展积极对接,144家社会组织计划开展京津冀协同活动项目意向184个,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公益慈善和论坛推介、赛事活动、团体标准、研讨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其中9个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