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30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主办的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推动乡村儿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布《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3》,邀请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公益机构、企业等相关方参与,围绕乡村儿童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乡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激发等议题进行分享交流。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针对乡村儿童的需求短板、服务难点,瞄准儿童福利与保护、儿童健康与发展、儿童教育等领域,持续落地实施了“童伴妈妈”“爱加餐”“0-3岁儿童早期发展”“爱心包裹”“加油未来”等系列品牌项目,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基金会儿童项目已经覆盖了0-18岁全年龄段。基金会在去年更名后,积极推进项目优化和转型升级,探索适应新阶段新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更好路径。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介绍了基金会乡村儿童领域公益项目的四个变化:一是瞄准需求,项目目标从基本保障到多元发展转变;二是关注群体不断扩展,覆盖从0岁到18岁;三是丰富帮扶举措,从单一帮扶向综合帮扶过渡;四是整合资源,实施模式从自执行向多方力量共同行动过渡。他表示,基金会将瞄准需求,整合资源,与各方共同携手,不断增强乡村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乡村儿童发展报告2023》。作为第三份乡村儿童发展年度报告,该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时指出,我国儿童福利与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儿童发展指数差距逐年缩小,乡村地区乡镇一级的儿童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已经进入了重点加强村居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的发展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张柳用“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童伴妈妈”“研究监测”“综合试点”“社会创新”等六个关键词解读报告。她认为,项目效果好不好,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满足儿童真正的需要,主动、全面、多层级的“一揽子”综合干预试点模式是推动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报告建议,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乡村儿童高质量关爱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是研究出台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明晰乡村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理念并建立健全乡村儿童关爱保护体制机制;二是加快乡村儿童关爱服务机构建设,结合农村的特点统筹建设社区儿童服务设施,为不同类型困难儿童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加强乡村儿童健康服务与监测,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四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儿童服务知识体系,促进儿童主任专业化建设;五是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儿童发展的综合示范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六是建立层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李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