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李庆 11月29日,第三届北京慈善文化创享会在京举行。本届创享会以“携手参与慈善 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包含展览展示、发展论坛、签约发布、表彰奖励四大板块。记者了解到,首都慈善领域已连续三年围绕“中华慈善日”主题,举办北京慈善文化创享会,通过行业巡礼、品牌推树、表彰奖励、联合发布、合作签约等形式,达到汇聚慈善行业力量、建设慈善行业品牌、树立慈善行业形象、发挥慈善功能作用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首都慈善治理体系建设的目的。 会上,京津冀三地慈善组织共同签署《京津冀慈善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建立三地联席会议协商机制,加快构建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联动机制为重点的民间快速救援体系,共同搭建慈善信息化平台等重要任务。这标志着三地慈善组织在协同发展、深化合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提升三地慈善事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协议,三地慈善组织将分别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联动专项资金。当受灾方发出申请后,其他方应积极响应,并第一时间进行专项资金拨付,第一时间开展公开募集活动,为受灾地区群众开展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提供社会资金、物资支持。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为受灾地区带来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援助。 除此之外,京津冀三地还将建立多层互帮互助圈,促进慈善组织公益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三地慈善组织将共同推进大病救助项目,当三方低收入者大病异地就医遇到困难时,经属地方确认后,相关方应给予急难医疗救助,并提供适当的食宿服务。这一举措将极大减轻低收入者在异地就医时的经济负担。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本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既凸显了京津冀一家亲的特殊关系,又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文化内涵。”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温庆云表示,这一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慈善理念的生动实践。 根据协议,京津冀三地慈善组织还将设立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慈善资源、开展行业交流、加强工作协同、促进资源融合,统筹推进京津冀慈善事业协同发展。三方还将合作开发“慈善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支撑。这一创新性的合作模式将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