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公益资讯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公益慈善传统
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与研究分析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公益资讯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公益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处境与研究分析

    流动儿童已成为我国流动人口以及儿童群体的重要构成。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达3.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流动儿童规模达到7109万人(其中学龄前流动儿童数量已近两千万),其已成为流动人口中的重要构成。同时,流动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也已达23.9%,即平均每4名儿童中,就有1名是流动儿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便开始了对于流动儿童的各方面研究,教育研究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有部分研究者关注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但是相关研究文献还比较有限。本文结合已有相关成果分析,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公益实践,围绕学前流动儿童(含幼龄流动儿童)的社区教育、院舍教育、家庭教育等呈现其教育处境的基本面貌。

    学前流动儿童社区教育:

    社会组织的实践参与

    城乡社区是包括幼龄流动儿童在内的儿童群体十分重要且相伴时间较长的公共场域。因此,有学者提出社区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良好的社区教育能够很好地缓解家庭压力,也有助于社区互助支持网络构建。根据已有实践和研究,整体上可以把流动儿童学前社区教育模式分为两类:一是以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为主要力量的偏向管理取向的社区教育模式(比如部分地区妇联与社区合作推动的儿童之家),二是以社会组织及其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公益性社区教育模式。

    部分学者提出,城乡社区应将包括学龄前流动儿童在内的学前教育纳入社区民生服务中,整合内外部资源,以社区为依托展开相关项目并助力社区为本的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及志愿者主导的公益性流动儿童社区教育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多位学者认为社会组织参与是一种补偿性学前教育,在筹集善款、开展公益活动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由北京师范大学张燕老师创办“四环游戏小组”,并立足于四环农贸社区为周边流动儿童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还以此在较大范围内引起了政府、学界、公益慈善领域以及社会公众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议题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又如,北京“活力未来”社会组织扎根城乡结合部社区面向幼龄流动儿童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支持服务,并将其积累的多年经验输送给了有需要的社会组织。而已政府及其社区组织为主要力量开展的学前儿童社区教育常常将非当地户籍人口排除在外,当然在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新形势下,学者们期待户籍不再成为流动儿童学前社区教育的障碍。

    也有学者对国外学前社区教育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比如美国学前社区教育“开端计划”,其植根社区,以困境儿童或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免费的社区教育服务;英国政府制定了“确保开端”项目,在社区成立“早期教育协会”和设立“社区玩具图书馆”,前者在社区中负责宣传和指导社区儿童早期教育工作,后者为0-5岁社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玩具和图书并开展包括游戏、手工、户外体验等服务活动,也为家长提供养育儿童的赋能服务;日本注重发挥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形成的整体性网络,以幼儿园为中心整合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多方资源,为在园和未入园幼儿及其父母提供育儿援助支持,包括育儿讲座和保育介入等服务活动。

    学前流动儿童幼儿园教育:

    亟需公平的教育机会

    虽然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开始助推幼儿园将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其服务范围之中,但是幼儿园教育还是以3-6周岁儿童为主,学前流动儿童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学前流动儿童进入流入地公立幼儿园的机会较为有限,因此其较多享有的是非正规学前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前流动儿童幼儿园教育的空白现状,但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其拥有的基本教育条件和各类资源比较有限,比如活动场所面积比较小、游戏设备设施比较少且简陋、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项对北京市12所流动儿童幼儿园抽样调查显示,其教育环境与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幼儿园平均水平甚至乡村幼儿园。

    从政策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机会受到了教育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户籍制度的双重排斥。相关学者依据在上海、西安等八城市所做的学前教育机会状况调查结果指出,流动儿童较难在流入第获得相应的入园机会。另外,学前流动儿童教育状况也存在区域性差异,其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两端的城市都处于低水平的失衡状态,即在相对发达地区制度壁垒凸显,在欠发达地区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服务方面存在对流动儿童的认识误区以及错误性政策假设,如流动儿童常被认为是城市的“外来者”,“还会继续流动到其他城市或回到户籍所在地转化为留守儿童”。同时,以本地户籍生均经费标准拨款的学前教育财政制度,也使教育部门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意愿和动力。

    学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

    亟待培育的内生力量

    家庭对于儿童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学前教育阶段尤为突出。但是学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态整体上并不乐观:一是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总体上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多从事较为辛劳的体力工作,工作时间较长且稳定性相对较差,这使得其对孩子学期教育意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或者限于自身能力不足对于如何有效育儿存在很多问题与困惑;二是为了更多地节约成本或存放更多收入,他们大部分家庭租住环境较差、空间较为有限,甚至没有相对宽松的儿童玩耍游戏空间等;三是养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不科学,部分学前流动儿童家长还停留在“吃饱穿暖就行”的阶段,与孩子互动交流形式单一,缺乏与孩子的深度陪伴互动,尤其父亲的角色与作用未在家庭教育中充分体现。

    不少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家长的自身局限以及缺乏正确家庭教育的理念熏陶和实践指导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流动儿童家长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家庭收入保障以及他们自身被养育的方式体验等主客观因素都会对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此外,“家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儿童的独立性和个体性。部分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包括依托各类媒体和载体面向学前流动儿童家长普及学前教育和科学育儿的基本知识、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以及发挥社会组织扎根城乡社区的优势开展学前流动儿童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提升项目。

    学前流动儿童

    教育改善的对策建议

    关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障碍或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实现教育公平、制度建设和改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以保障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权益,如通过立法保障和专项制度设计来畅通流动儿童入园通道和推动流动学前儿童教育权的真正实现,或建立学前教育义务化制度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并要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引入儿童利益审查机制;二是完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如政府应完善学前流动儿童信息管理,统筹做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同时积极尝试发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并通过提供师资培训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益性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以多元化的行动路径和方式方法来满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三是通过持续性师资培养、系统化教学理念与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研讨与工作坊等多种方式,不断优化和提升各类形式的学前教育品质。

    同时,基于包括“活力未来”“四环游戏小组”等草根公益机构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来看,我们应鼓励、关注和支持有志于学前教育尤其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公益基金会和社会组织更多层次和更多方面地参与进来,引入更多社会化资源、发展性理念、参与式方法助力流动儿童学前教育,不断探求不同主体参与下的教育实践样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充满活力的未来。

    【本文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202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社会组织参与幼龄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研究——以‘活力未来’为例”(课题编号JBKYZD202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政部培训中心副教授 卢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