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13日一早,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胡松做完导师布置的实验,急忙赶到西子驿·柳浪闻莺亚运青年V站,承担志愿者工作。 当天,距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还有10天,1.37万余名亚运青年V站志愿者在杭州市521个点位全面上岗,正式进入赛时状态。 亚运青年V站是团杭州市委牵头打造的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示范阵地。即日起至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赛事活动结束,V站志愿者将在亚(残)运会场馆周边及全市重要交通枢纽、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医疗机构等重点区域承担城市运行保障相关工作任务。 这次全面上岗没有任何仪式,因为所有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都在志愿服务一线忙碌着。唯一具有“仪式感”的,是当天推出的《杭州市亚运青年V站站点地图》。这份以亚运色彩系统中的“湖山绿”为主色调的地图,以灵动的手绘表达,介绍杭州市域范围内V站站点及重要文旅资源分布,传递亚运会主办城市的善意与温度。 从事神经干细胞早期发育机制研究的胡松,在大学期间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此次看到学校团委发布的招募通知,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由学校团委发布V站招募通知,这是团杭州市委加强V站专业化服务的重要路径。通过实施“站校合作”“团团结对”模式,统筹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等有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专业服务需求的站点,与西湖大学、国科大杭高院等高校,浙江省红十字会、杭州市卫健委等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签订共建协议,提供专业志愿服务支持。 和胡松在同一个站点服务的,还有年过七旬的杭州市功勋志愿者施志平。施志平已经在西湖边做了10多年志愿服务,他说:“和年轻人一起搭档,游客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度更高了。马上就到亚运会了,希望能够为杭州多作些贡献。” 按照亚运青年V站建设标准,每个站点的志愿者队伍中,35周岁以下青年需占50%以上。青年志愿者确保了语言翻译、应急救助、助残等专业化服务的规范开展;“老杭州”、资深志愿者在确保队伍稳定的同时,又能保障常态化交通咨询、城市文化宣传等服务,极大提升了城市志愿服务的品质。 团杭州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2年3月5日启动亚运青年V站建设以来,坚持志愿者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90余场V站志愿者集中通用培训,1.63万名志愿者参训。近期,全市997名亚运青年V站站长及骨干志愿者分3期开展强化集训,确保高质量的志愿服务。 《亚运青年V站组织管理实务》课程培训师张菊芳是杭州市萧山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主任,也是萧山区156个V站的总站长。为做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团萧山区委争取党政支持,区内133个核酸小屋变身亚运青年V站。依托属地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企事业单位团组织,打造了“V萧”青年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并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强化志愿者轮训,系统化提升站点志愿服务水平。 从萧山国际机场内的GTC亚运青年V站,到航行在千岛湖碧波之上的亚运青年V站·青春号游船;从钱江新城核心区亚运青年V站,到西湖边的武林大妈亚运青年V站,V站志愿者从“我”变成“我们”,汇聚起青春的力量,用微笑拉近距离,用双手传递善意。 (据《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