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不断上升,社工群体逐渐被大家所认知。从帮扶老人,到心理疏导;从看护儿童,到医疗救助;从调解纠纷,到法律援助……社工服务不仅形式越来越多样,而且内容也越来越全面,这些社会工作者,以专业、精准的服务,让人们觉得生活更美好。 专职社工 专业传递温暖 在社会工作中,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专业、专注、专职,用自己所学所长全身心投入,为困境者架起一座温暖的桥,用生命照亮生命,他们就是专职社工。近日,记者来到长春市吉达方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专职社工面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日常,探寻这份职业背后的故事。 “我们中心成立于2015年,承接省、市和区级社会工作服务项目40余个,现有全职社工30余人。”吉达方舟社工服务中心总干事邹儒飞介绍,“现在主要承接的是长春团市委青少年事务专业化社工服务项目,为居住、工作、生活在宽城区、净月区、长春新区和莲花山区域遭遇困境的12类重点青少年开展服务。” “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是支撑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动力。”项目总督导赵水莲是从业12年的资深社工,有着丰富的社工经验。谈及自己服务的个例,她印象深刻。 “小伟(化名)是我今年2月末接手的个案,他和母亲、姥姥、舅舅、舅妈一家生活在一起,他妈妈患有肾病,两天做一次透析,家里收入来源单一,经济十分困难。而且这个孩子生活的村里几乎没有同龄人,家人也很少带他出去,所以他缺少社交,性格比较内向。” 在充分了解小伟的情况后,赵水莲先是链接社会资源,申请一笔资助金,从经济上给予一定帮助。“我还联系到了雷锋车队南关分会开展一对一帮扶,车队负责缴纳学费、买衣服和篮球等玩具,也会经常带他出去看电影、吃饭、参加各种活动。” 同时赵水莲还邀请小伟参加服务中心或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类活动,不仅让小伟认识到了非常多的同龄人,也让他了解各种职业,小伟开始对未来上大学、参加工作有了更多憧憬。 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让小伟眼界逐渐开拓,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交到了很多朋友,性格日渐开朗。“小伟的妈妈跟我说孩子现在话比以前多了,每天都很快乐,这个暑期过得特别充实,比以前自信多了,变化非常大。”赵水莲说,小伟还在社工的指导下学会了跳绳、打沙包、羽毛球等运动,现在每天都会在妈妈的监督下坚持运动,身体素质比以前好了很多。 短短半年时间,服务10余次,小伟发生的变化让身边人惊喜。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社工会根据被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展收集资料、制定目标和计划、开展服务、追踪评估等一系列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广泛链接社会资源。 “专职社工开展社会工作的时间、经验更充足,所以我们提供的服务也要更加精细化、更深入。在很多看似简单的活动中我们都会融入很多小技巧,让活动成为载体,每一次活动都能达到一定的服务效果。”邹儒飞表示,他们会持续深耕细作社会工作,探寻产品化、标准化道路,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服务体系,希望能帮助更多人。 社会工作服务站 百姓身边的“幸福站” 在永昌街道杏花邨社区,网格长朱禹涵是社工岗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助理社工师。在开展社工工作中,她以网格为阵地,为辖区的独居孤寡老人排忧解难。 看到朱禹涵的到来,洪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赶忙让她坐下。朱禹涵几乎每天都会与洪阿姨交谈,及时了解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及身体状况。稍作休息,便开始为老人打扫屋子,收拾床铺,洪阿姨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孩子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了,有你的关心与陪伴,我一点都不觉得孤单,感谢有你!”洪阿姨今年78岁,老伴去世得早,有一个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阿姨自己一个人生活,随着年岁的增加,越来越需要有个人陪她说说话。每当社工人员去陪阿姨说话,看看老照片,听听老人讲述年轻时候的故事,阿姨都特别开心。 7月27日,孙大姐到义和社区办理独生子女奖励金,义和社区社工点的社工黄春红热情接待了孙大姐。在审核材料时发现孙大姐缺少一项重要材料,需要老邻居辅助提供。孙大姐对此项材料犯了难,原来孙大姐虽然户籍在义和社区,近几年已经搬离此地了,不知道现在应该联系谁帮助她,孙大姐很沮丧。黄春红看出了孙大姐的为难,与孙大姐分析她手里现有的材料,一步一步帮助孙大姐捋清补办材料的思路。在黄春红耐心的讲解下,孙大姐紧锁的眉间一点一点打开,脸上也露出欣喜的笑容。 去年冬天,杏花邨社区收到辖区空巢老人李明华的电话,告知暖气管不热,需要社区人员帮忙解决。社区网格长立即沟通了两名社工人员去入户查看,来到老人家中,社工张柏松发现,暖气阀门锈迹斑斑,暖气片摸上去没有一点温度,猜测是没有给暖气管放气的原因。于是他立即用提前备好的钳子把暖气管口拧开,用空瓶子接出了暖气中的脏水,给暖气管充分放气。操作完过了一会,暖气片渐渐升温,房间里也温暖起来。 “有难题找社区,有热心的社工帮忙解决。”在永昌街道,这是辖区居民群众的共识。今年以来,永昌街道以“党建+社区治理”为主线,依托街道社会事务服务科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使社工站成为纵向统筹、横向链接的综合性、协调性、枢纽型的平台,在街道初步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现代基层治理机制。 记者了解到,永昌街道社工站和各个社工点都配有站长和驻站社工,负责社工点的建设与项目的实施,目前街道社工61人,持证社工32人,在开展各种服务项目、服务活动的同时,还会通过“社工微课堂”“文化沙龙”“头脑风暴”等活动提高社工的专业化能力,积极链接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借助专业社工力量和方法,针对特定群体开展专业服务。 在长春市,像这样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服务居民的街道社区还有很多,党建引领、服务多元、共同参与、温暖同行,已经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时代基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工作迈入新阶段。 校社联动 服务幸福长春 8月29日一大早,东北师大社会学院社工专业研二学生张明阳、高璇等4人来到华阳社区,与社区一线社工开展帮扶困难居民活动。据了解,7月中旬,在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下,华阳社区的一线社工与东北师大社工专业硕士结成帮学互助对子,开展社工实务参与社区治理。 在结对活动中,华阳社区社工张馨月与学生张明阳结成了帮学互助对子,两人正在策划具体的入户走访活动。据张馨月介绍,此项结对活动的基本内容有五项:每对社工根据需要适量选择性跟岗、跟学;每对社工年内完成一个服务个案,并以一定的形式向所在单位汇报呈现服务成果;接受社区、学院双导师督导、指导;发挥结对服务的示范作用;结对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有益于实务和教学的活动。 华阳社区党委书记王冠表示,通过与东北师范大学社工学院签订“五社”联动基层治理协议,达成校社联动共同发展目标,将教育资源优势融入社区,形成合力,共同探索校社共建新社区,更好地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下一步,我们将在党建引领下,深化研学合作,让学院社工力量注入社区治理工作,同时也借助社区平台让青年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实现为教育实践赋能,为基层治理添智的‘双向奔赴’。” 记者在长春市民政局了解到,从2013年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工系就和二道区东站十委社区联合,向全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课的9所高校和385个社区发出“校区社工携手,服务幸福长春”的倡议。此后,以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校、区合作遍布全市。目前,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社工系普遍与社区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搭建起社工毕业生留在长春、服务长春、发展长春的桥梁。 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唐天正表示,校社结对是一种互补性的赋能,社区一线社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社工硕士有着专业的个案策划能力,二者结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开展深度服务,对社工队伍建设更是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长春市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 近年来,长春市的社会工作得到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市民政局加大“长春市社工”提升工程工作力度,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全市社工人才域内外、线上线下培训,制定政策鼓励社区干部考取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工力量的作用、价值、不可替代性日渐增强。据了解,截止到2022年9月,长春市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人员已经达到5734人,长春市社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面向基层、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的社会工作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长春特色的社工之路。 (据《吉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