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党建
   第05版:社会治理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ESG
   第15版:志愿服务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高校毕业生连续两年突破千万社会组织正成为更多人的职业选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党建

第05版
社会治理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ESG

第15版
志愿服务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3年08月0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高校毕业生连续两年突破千万社会组织正成为更多人的职业选择

    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面向高校学生开展公益创投大赛

    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北京农学院招聘

    ■ 本报记者 皮磊

    我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这个专业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但经过四年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专业方面还有所不足,也想尝试不同领域不同工作。毕业前我咨询了学校老师意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大家都觉得我比较适合社会工作相关领域,所以一毕业我就来到了这家机构。”

    “00后”张昊天今年5月入职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夕阳再晨”)。虽然选择了一个与自己专业背景相差很多的领域,但经过近两个月的磨合,他觉得自己非常喜欢现在的工作,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而另一方面,对于像夕阳再晨这样的社会组织来说,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尤其是高校优秀毕业生,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不过,与其他领域相比,社会组织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对于已经加入这一领域或仍面临就业困惑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组织的工作?这份工作能够带给他们哪些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体验?社会组织又将如何留住这些年轻的人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政策支持

    不断提振行业信心

    继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后,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100万。如何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各部门各机构重点工作。

    民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登记的89.2万家社会组织共有专职人员1100万人,平均每个组织专职人员约为12人。同时,社会组织在开展课题研究、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吸纳了大量灵活就业人员。

    今年1月至6月,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6.5万个,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10万个,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5.7万余人。可以说,社会组织越来越成为解决就业创业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

    事实上,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政策激励下,以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代表的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以独特的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民政部印发《“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其中提到,“推动社会组织服务大局。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2年,民政部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挖掘就业需求,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帮扶。2023年,民政部持续关注这一议题,通过开展“陪伴成长?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召开社会组织助力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印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多种措施,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有求职者表示,与企事业单位或其他行业相比,可能社会组织在薪资待遇及发展空间等方面竞争力不够,“吸引力不足”。但随着政策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培训晋升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组织长期以来给人的刻板印象也在改变。大学生将社会组织列入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已不再是新鲜事。

    “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大家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夕阳再晨主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副教授张佳鑫表示,“在就业方面,经济因素确实是需要考虑的,另外我们还要考虑社会价值,即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锻炼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看来,社会组织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比如可以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路径。”

    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工作

    目前,张昊天主要负责新媒体宣传相关工作,平时也需要进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进行沟通。虽然对这个领域还不太熟悉,但他觉得加入夕阳再晨这样一家社会组织,也比较符合自己的预期。“我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就是组织和个人的价值所在。”

    与张昊天同期加入夕阳再晨的李文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都是社会工作。从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她选择来到心仪的城市北京,“想在这个领域深入发展”。而从一开始的不太了解,到后来想要在社会工作领域继续深造,李文玉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温度且非常有力量的领域,自己也非常看好其发展前景。

    “一方面,目前社会组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涵盖领域也十分广泛,涉及的业务也非常多元;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包容性很强,也吸纳了很多优秀人才,非常锻炼个人能力。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数量在不断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可以说这是一个朝阳行业。”李文玉表示,如果可能的话,自己也会建议正在择业的同学或其他优秀人才加入这个领域。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夕阳再晨迎来成立12周年。成立至今,夕阳再晨已为100所学校提供服务情况实时督导、有效制定服务培训及服务建议等高效操作。目前,夕阳再晨已培养8740余名志愿服务人才,开展1235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410万小时。同时,夕阳再晨还在内部设立“夕阳再晨研究中心”,未来将开展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养老助老、文化科技相关研究。

    今年,夕阳再晨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及社会学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等院校签订共建协议,将围绕教学育人基地、科研共建平台、双创实践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在对社会组织认知方面,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的。之前,大家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是不够的,但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很多院校及师生对社会组织的认知不断加深,学生们选择这个领域就业的意愿也逐渐提高。一方面我觉得是因为大家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认可和情怀,另一方面大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张佳鑫谈道。

    为青年人才

    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到,“各地要加大引导动员力度,广泛动员各级各类社会组织拓展服务空间、挖掘就业需求,通过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就业岗位、设置见习岗位和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等,扩大社会组织稳岗就业能力。”

    夕阳再晨在这方面的探索不是个案。

    在浙江杭州,杭州创业发展促进会于2019年发起“猎鹰计划”,每年邀请数百位知名企业家和企业高管作为导师帮带学生,同时给予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和规划,并提供高管助理等实习岗位。自项目启动以来,每年都会吸引来自200多所高校上千名学生报名,最终会有近500名学生通过该项目进入导师企业,开展为期一年左右的实习。

    在广东广州,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岭南基金会”)近两年都会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约占机构人员的五分之一,学生学科背景涵盖社会工作、心理学、中文、设计类等。

    蔡梓琪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是科班出身且此前参加过不少志愿服务活动,但直到加入岭南基金会实习,才真正了解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社会组织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因为加入社会组织能够真正地助人,能够认识社会的其他面。我觉得在社会组织实习是一个难得的经历,丰富了我的见闻和体验。这个领域也会随着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而快速发展。”

    据岭南基金会副秘书长黄义介绍,岭南基金会一直以来都很重视青年公益并投入很多资源,支持初高中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在高校开展公益创新创业大赛。2022年下半年,岭南基金会支持开展首届“芳满人间 益暖岭南”公益项目创新大赛,面向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11个二级学院、书院的16000余名学生开展。“大赛有效推动了在校师生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践行社会责任。”

    不过,有从业者指出,虽然政策层面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对广大社会组织而言,想要留住这些青年人才,还须不断提升机构自身吸引力,如在培训机制、成长及晋升空间等方面做足工作。

    “不论是从机构发展层面还是从员工个人成长角度来说,我们都非常鼓励大家提升学历,跟北京的院校也尝试开展了硕士定向培养合作。机构还鼓励大家报考社工证,对于考取社工证的同事有明确的奖励机制。除了定期培训,我们还有较为完善的职级和职位划分,为大家提供发展空间上的保证。”张佳鑫介绍说。

    “结合专业需求,我们对新员工的培养会有不同侧重。譬如针对专项的新员工,我们会有计划地推动他们学习项目管理、协作技巧以及教育创新相关知识。对于筹资品宣的同事,则会支持他们学习品牌宣传、筹资、联合劝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黄义表示,“机构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成长机会,为他们创造发展事业的空间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