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为进一步深化推进城乡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为基层开展“五社联动”的具体实践提供方法和路径指引,杭州市民政局日前印发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暂行)。 文件要求,大力深化“五社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五社”职能定位,厘清联动模式机制,推动“五社”主体扩量、服务提质、联动增效,更好地发挥多方主体参与现代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功能,打造具有杭州辨识度的“五社联动”标志性成果,助力构建“三民五心五高”的现代社区治理共同体。 其中提到,立足社区发展实际,科学设计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优势,社会工作者专业优势,社会组织载体优势,社区志愿者群众优势和社会慈善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五社”要素有效联动、组织力量全面融合的社区服务网络。 紧盯居民需求,在“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服务保障、物居业三方协同、社区更新改造等领域重点发力,回应民生关切。以“五社联动”试点建设为抓手,提升实战实效,加快打造一批可看、可感、可推广的实践成果,为全市探索经验路径。 文件明确了联动程序。 一是明确需求。精准回应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是“五社联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要牵头会同“五社”主体开展需求调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走访+座谈”等形式以及“民意圆桌会”“民生议事会”等平台,广泛搜集汇总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社区热点需求、焦点问题,及时梳理形成需求清单。 二是策划项目。社区会同“五社”主体对收集到的居民需求进行分析,将多元化、差异化的居民需求转化为社区服务项目。社区要广泛问计于民,引导和动员居民参与需求分析、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实施推进。社区以公益创投、联建共建清单、民生微实事等形式发布项目,并动员“五社”主体积极参与承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自发开展社区服务项目时,也可以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公布合作需求,联动其他“五社”力量参与。项目实施期间,社区可邀请居民参与,助力项目有序推进。 四是绩效评估。社区组织对“五社联动”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质量、社会效益、居民满意度等,重点关注居民的获得感、参与度和满意度。把评估结果作为查找短板、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升完善“五社联动”机制。 针对“五社”的功能要素,文件也列举了相应的联动模式。如,文件提到,对于辖区内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基础好,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突出的社区,要立足“五社联动”机制,更好地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要通过“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联动,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组织谋划、示范引领、培训督导方面的作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联动,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志愿者招募、组织、管理、培训和监督方面的作用,推动社区志愿者向更高程度的组织化、更大的规模发展;通过“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联动,运用专业方法设计“时间银行”“社区公益积分”等志愿服务机制,更广泛地发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此外,文件还明确了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和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在“五社联动”工作中的职责定位和工作分工,推动建立上下联动、运行顺畅的推进“五社联动”工作机制。 文件强调,各地要将“五社联动”作为推进现代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统筹协调,对标落实省、市关于实施“五社联动”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各项部署要求。民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职能,将“五社联动”纳入年度考评体系,加强督促检查,细化考核评价,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