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携手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举行。历时近两年,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资助的104册件古籍已全部完成修复。这次遴选了其中的39件古籍展出,包括《永乐大典》“湖”字册、《瀛環志略》、《楚辞》以及系列金石拓片、黄河舆图、样式雷图档等。 古籍修复,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这里所言之“修复”,至少是两个维度的,即“古书实体的修复”与“文化根脉的修复”。之于前者,一言以蔽之,就是“修旧如旧”“完好如初”;而就后者而言,宏旨大义显然落在赓续传统、传承有绪。置于现代技术社会的语境下,古籍修复除了训诂、校勘等考据学的功夫之外,更有赖于一系列跨学科专业能力的支撑。有国图一众大师巧匠坐镇,有字节跳动全方位的资源注入,此番《永乐大典》的修复效果大超预期。由此,又奠定了业界的一个新标榜。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书典籍更是浩如烟海。这其中,“年久失修”、残破散佚者,不胜枚举。相比于等待修复的古籍数量,我们的古籍修复力量长期存在缺口。即便有国家图书馆和字节跳动的强强联合,此次古籍修复项目,也只能由专家组根据古籍的破损情况、文献开发使用计划,以及历史、学术和艺术等多维度价值等“精挑细选”出104册件古籍纳入其中。千古巨著《永乐大典》的“湖”字册重获新生固然让人振奋,但想到仍有那么多“待修未修”的古籍,各方仍不免有所遗憾。 当下而言,古籍修复仍不得不去做一道道选择题,取舍之间难言完美。庆幸的是,此次国图和字节跳动的合作让我们看到了遗憾与希望的此消彼长。这种“希望”,不仅是丰硕的修复成果所带来的信心提振;更在于,双方在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可复制的成功要素。首先,是人才的积累。字节跳动助力全国范围内的10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同步开展工作,给古籍修复行业带来了急需的支点和抓手。在“实战”中磨炼手艺、锻炼队伍,实现了供给侧的扩能。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轮修复计划中,所沉淀和留存下来的一些新的方法论、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工具与新的工作组织范式,都是可以被复制和推而广之的。以往古籍修复,大多是作为文物、课题而存在的,而此番字节跳动的参与,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一古老工作以全流程的、多元化的价值。无论是短视频、纪录片的全景式故事讲述,还是一批古籍修复师借道抖音等平台为人所熟知,亦或是一系列的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项目——得益于此,古籍修复社会关注度得到空前提升。全民“监工”“催更”的热潮令人动容,更有一批年轻人心向往之、立志于此,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古籍修复枯坐书斋、枯燥寂寥的行业生态。 104册件被修复的古籍,展现了国图等专业机构的深厚功底,也凸显了字节跳动这类科技公司对于文化和传统的珍视。我们期待,能有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一冷门事业,能有越来越多力量注入这一伟大事业。我们也期待,古籍修复今后要做的选择题越来越少,而“全都要”的底气越来越坚实。(皮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