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公益资讯
   第13版:公益资讯
   第14版:公益资讯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天下第一大善人”潘曾沂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公益资讯

第13版
公益资讯

第14版
公益资讯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天下第一大善人”潘曾沂

    潘曾沂所著《潘丰豫庄课农区种法》

    潘曾沂是清代中期江南地区最为著名的慈善家,他一生主持或参与的善举为数众多,如平粜免租、施衣馈药、建义塾、创善会、,育弃婴、养灾民、凿义井、兴水利等。潘曾沂的慈善活动并不孤立,是清代江南地区民间慈善系谱中的重要一员,对清代中期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潘曾沂出生于苏州科第绵延的潘氏世家,世代门第显赫,人称“贵潘”。“贵潘”在清朝共出进士9人、举人32人,尤以状元出身、历任乾嘉道咸四朝元老的大学士潘世恩最为著名。潘曾沂就是潘世恩的长子。潘氏不仅借科举扬名,更因历代行善,被誉为吴中“积善世家”。于道光年间致力地方行善的潘曾沂,更被推誉为“天下第一大善人”,为潘氏家族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创建丰豫义庄

    义庄是管理族田及宗族事务的机构,而苏州正是义庄的策源地。

    针对族中贫弱者众多局面,潘氏族人在道光十一年(1831)设立松鳞义庄,“以专祭祀而恤宗族”。但在此以前,潘曾沂即在道光七年捐田2500亩建成丰豫义庄,“专备里中荒年平粜以及诸善举之用”,“捐田积谷,以备乡里不时之需”。由此可见,潘氏义庄有着明确的分工,松鳞义庄专于族内救济,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宗族义庄,而丰豫义庄则面向社区,用以救助乡里贫民。

    道光十三年,苏州发生特大水灾,潘曾沂“全免本年田租”,在此后的十余年中,“统计免收之数不下四五万石”。除减免田租外,丰豫义庄还常有荒年平粜和赈济的举动。丰豫义庄规条中明确规定:“本庄义田积谷,专为将来就近地方减粜而设”,即义庄的收成主要用于荒年平粜。所谓平粜,指在荒年粮价高昂时平价售粮,起到救助贫民和平抑粮价的双重作用。道光十二年(1832),因发生水灾,苏州米价昂贵,义庄举办平粜,并散给苏州城中“极贫”之户六千余口钱财,“给以票据,按期在天宫寺发钱”。道光二十二年(1842),苏州米价甚昂,潘曾沂“特采买籼米三千余石平价出粜,以翼流通”。道光二十九年(1849)春,苏州发生大水灾,潘曾沂又捐资放赈,留养吴江、震泽一带的灾民。除救助本地灾民外,潘曾沂对因灾流落苏州的外地灾民也倾注较多关心。道光十一年(1831)冬,江北灾民云集苏州。潘曾沂首倡留养之议,独立留养灾民4000余口,“措理裕如,各绅富遂仿而行之”,并亲自散给灾民口粮谷种。道光二十八年(1848)秋,潘曾沂又有出资留养江北灾民之举。

    荒年赈济只是治标之策,为求长远,潘曾沂想方设法地改良并推广区种法,以求从根本上解决贫民的生计问题。区种法又称区田法,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抗旱高产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具体做法是在田中开“区”,即沟或穴,在区中播种,然后通过深耕、增肥、合理密植、勤于松土、锄草、适时灌溉等办法,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潘曾沂结合当时苏州的实际情况,对区种法加以进一步的改进,希望通过少种多收的办法解决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的矛盾。道光八年,他在苏州近郊试行区种法,“果大获丰收”;道光九年,又在苏州葑门外“再试再验”;道光二十八年夏,再行试种。他在道光二十三年所作的《娄关小志序》中说:“余试区种法,尝课耕段泾桥里,自春至秋,往返数十次。”潘曾沂还“时时亲诣田间,指授方略,及秋而大获”。为集思广益,他在道光十四年组织志同道合者创办“课耕会”,“复春耕之要法,存先农之遗意,然小民难与图,始宜吾党先为唱导,又非一人一力所能行,必曰鼓之舞之之谓。作爰举课农之会,专务耕种之事,同志同道反若干人,平日皆有信实之行,相与成此根柢之事,使皆晓”。经过长期的实践,潘曾沂将区种法的经验总结为“深耕、早植、稀种、垫底、按实、去草、壅根”七条。在试验有效后,潘曾沂开始在苏州大力推广区种法。他用浅近易懂的语言撰写《直讲三十二条》和《丰豫庄诱种粮歌》,向农民宣扬区种法的益处,并请人绘成《区田观获图》,鼓励农民试种。潘曾沂还积极寻求官府的大力支持,如为推广区种法,他曾“叩宪示谕乡农”。道光八年冬,苏州知府对首先实行区田法的四位佃农予以奖赏,并示谕推广;道光九年,苏州知府又晓谕乡农,仿照丰豫义庄的“简便规条”进行耕种。

    在《吴郡山田种粟备旱说》中,潘曾沂针对苏州西部山地多、易干旱的特点,主张推广种粟以抗旱。他指出,苏州吴县沿山一带田亩最易受旱,即可种粟备灾,“秋种冬收,以此救荒尚可接济,且味美益人,远胜草根、榆皮,计其利息不减小麦,或有过之”,可“课督教之树艺之法,与以树艺之种,沿山垦荒”。在《丰豫庄诱种粮歌》中,潘曾沂又劝导农民多种杂粮,以备灾荒,他指出:“杂粮如雨麦、高粱、小米之类,宜趁荒年多籴多粜,先令吃惯,渐有销路,则常年自能流通接济,以后设再遇荒歉,有备无患矣。”此外,他还在苏州试种原产山东的“马科豆”。

    潘曾沂捐田,无论荒年救济、弛免田租,还是积极改进耕作技术、大力推广区种法,并引进新的粮食品种,这一系列措施互为体系、相辅相成,体现出丰豫义庄的鲜明特色。

    参与慈善团体

    放生是中国传统善举之一,潘曾沂对此也庆祝较多关心,他认为:“天人感应之理,惟此最显最速,且大用莫如仁,当于此处著意,使其长养而扩充之。”他所著《放猿集》之“放猿”二字即寓有放生之意。道光元年至二年,潘曾沂“蒙鸟放鱼于招贤寺放鸽亭梅树下”,并“乘筏至东关放水鸡”。道光十年冬,潘曾沂在沧浪亭举办放生会,“远近来赴会者甚众”。道光十七年,与陈奂泛舟西谿,开护生庵千金池,供放生之用,并撰《护生庵集》一卷,专门劝人放生戒杀。

    道光十四年,潘曾沂在山塘街筹办济贫会。林则徐曾致函潘曾沂,认为此举系“乘热闹场中作此苦事,益见诱劝之苦心”。信函中也记载了林则徐为济贫会捐钱的事实。

    针对清代中期以后愈演愈烈的溺婴之风,潘曾沂深以为忧。他认为救济溺婴是善举中的“最急”之务,而济溺又“以收养为最”。他特意撰写《劝济溺说》,号召民众收养弃婴,并拜托友人彭蕴章带到福建,为革除当地的溺婴恶俗尽力。潘曾沂除了大力宣传外,也身体力行。他在道光十二年曾亲自收养一名弃婴,以后“续来者甚多”,潘曾沂“皆悉心区置,或雇妪乳养,或寄育邻家,俾得生长成人,始终不倦”。潘曾沂还参与过苏州育婴堂的事务。据林则徐在道光年间与潘曾沂的书信记载,他们二人曾经商讨选拔一名育婴堂司事。而潘曾沂在《劝济溺说》中,极力主张“劝令绅士纠造育婴堂以赡溺婴”。

    潘曾沂出身世家,极为重视教育与科举,于鼓励宗族及地方子弟读书不遗余力。道光十四年,他捐田200亩,以其收入供给族中子弟读书,名曰“松鳞庄读书田”。道光二十三年,潘曾沂举办乡里助学事宜,“择里中贫家子弟可造者,助以修脯,使其就近入塾读书”,招集十三岁以下儿童30余名。潘曾沂对读书子弟格外关心,每逢节日,必亲自检查子弟的读书情况,“验其功课之勤惰,分给食物奖赏之”。咸丰元年夏,潘曾沂又修葺房屋,拟建义塾,名曰“西陀庵”,并设东津馆藏书楼,专为里中子弟读书之用。

    道光年间,苏州地方绅士赵大仕创设专门救助盲人的济盲局,“议定规条,示以限制,行之数岁,刻有征信录”。潘曾沂对此举极为赞赏,并积极响应。道光三十年,潘曾沂为济盲局“征信录”作序,同年冬又“捐钱为同人劝,复愿天下广行此局,以安瞽者”。道光十五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在苏州创建丰备义仓,这是晚清苏州最主要的备荒仓储。作为一贯热心善举的地方绅士,潘曾沂曾向义仓捐田2500亩。

    道光十年二月,潘曾沂主持修浚兴福塘河十二里,“就近一带资灌溉之益者无穷”,又与地方绅士熊传栗、袁缙等议开穹隆山下支河,以资灌溉。咸丰元年,潘曾沂在自家门外开凿“双井”,名曰“双月泉”,以便邻里汲水。次年又“浚凿义井四五十处”,其中以旧子城龙王庙前的一井最为深大,名曰“万斛泉”。潘曾沂之所以开凿义井,有着“使其地脉疏通且可转移风水”的迷信考虑,但亢旱之时“居民赖以得水,获其利者无算”,实际上起到了安定地方民众生活的作用。

    潘曾沂一生为善孜孜不倦,20余年中“所为善举不可胜述”,各类慈善活动“或独立,或倡行,皆视为分内之事”。当有人赞誉时,他回答:“此吾辈分内事,如日用饮食之不可废,何足道者?”

    慈善活动特点

    第一,慈善活动涉及面广,影响大。潘曾沂居乡20余年,虽闭门谢客,但感怀时世与民生,无时或忘。他不仅撰写善书以劝人,更收养弃婴、创办义塾、举办放生会、筹办济贫会、资助济盲局和丰备义仓、兴修水利、开凿义井,还通过丰豫义庄从事平粜、救助灾民、劝农等活动,善举涉及许多方面,尤其因其态度积极、号召有力,视善举为“如日月饮食之不可废”,而被推举为“天下第一大善人”,其影响之大、饮誉之高,确为罕见。

    第二,丰豫义庄救助乡里,是潘曾沂的独创。义庄一般是指管理宗族公产、负责宗族事务的机构。作为族产,义庄收入主要用以救助族内贫困成员。但是,潘曾沂创立的丰豫义庄却有别于传统的宗族义庄,它是“专为里中荒年平粜以及诸善举之用”,“捐田积谷,以备乡里不时之需”,为一大创举。

    第三,主张积极的救助方法。潘曾沂努力改进并推广区种法,帮助贫困农民抵御灾害,通过丰产增收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将救济深入到生产领域,通过积极从事生产、增加收入的方法来达到贫民自救的目的,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治本的救助方法。

    第四,联结同志,共同开展慈善活动。潘曾沂出生于有影响的世家,其父潘世恩为四朝元老,在朝中位居要职,同僚、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这为潘曾沂提供并构建了较好的慈善活动舞台及所需的人际关系。潘曾沂的慈善活动得到官府的助力,即缘于此。

    (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