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马兴帆 “1、2、3,走!”山谷里,四个红色的身影抬起担架,向前奔去,身后还有更多人在忙着进行包扎、固定担架绑带。数公里外,一群同样着装红色的年轻人在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操作,现场响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提示音。 近日,“红气球”挑战赛第二站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神泉谷景区进行。这场以应急救护为主题的团队式定向徒步运动公益赛事——“红气球”挑战赛将运动与公益结合,让参赛者在互动中了解和学习急救知识技能。 据介绍,“红气球”挑战赛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打造,首场比赛于2021年5月在北京开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职场白领、学生等人群参与。今年活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黔南州红十字会、中国农业银行黔南分行、长顺县人民政府、贵州省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承办。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方面了解到,2021年下半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北京成功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对“红气球”赛事进行升级,完善了品牌形象、赛事形式、任务规则等多个标准化模块。有意愿的地方红十字会可以提出申请,选择相应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实现赛事在各地的复制。 据统计,此次“红气球”挑战赛共有80支队伍、396人参加,另有78名红十字志愿者应召提供支持,参与者多为年轻人。参赛者分为大众组和亲子组。大众组五人为一队,需完成16公里定向徒步;亲子组二到四人为一队,每队至少有一名4-8周岁的儿童,队伍需完成五公里定向徒步。 较为特别的是,“红气球”挑战赛设置了应急救护任务,包括外伤包扎、气道梗阻处置、心肺复苏+AED操作、安全知识答题等八项内容,需要现场完成后方准打卡。其中六项涉及现场实操,需要参赛者采用模拟假人、担架等设备进行应急救护技能操作。如果参赛者对急救过程不熟悉,会有持证的红十字会志愿者进行现场教学。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应急救护项目中心主任张延超告诉记者,赛事中的任务规则是根据红十字急救员培训标准进行简化设计的,让参赛者能够认识各类急救设备的应用,了解相关知识。如果参赛者有兴趣,赛后还可以通过“红气球”挑战赛的公众号和网站进一步学习,或者到红十字会报名参加急救员培训。 近年来,以“运动+公益”结合的形式办赛频频出现,例如公益徒步、马拉松公益跑等类型。在传播和筹款方面,这些赛事也容易取得不错的成效。对慈善组织来说,筹款是重要的造血来源。“红气球”挑战赛是否具备筹款属性呢? 张延超告诉记者,“红气球挑战赛”的标准化设计已经加入了筹款模块,可以在办赛时直接使用。“我们希望借此调动参赛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 运动+公益的双重属性,也使“红气球”赛事被寄予厚望。 “我们以长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长顺县委副书记刘刚表示,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必将有效提升长顺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活动组织能力,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使慈善成为一种新风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表示,“红气球”挑战赛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精心策划筹备的创新公益模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可传播的参与式人道公益标杆品牌。“未来,我们期待‘红气球’挑战赛在更多地方开展,不断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