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李庆 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养老托育服务业面临较多困难。 为切实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经国务院同意,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此次发布的政策措施中,共包含房租减免措施、税费减免措施、社会保险支持措施、金融支持措施、防疫支持措施及其他支持措施等六大类、26项目内容。 9月1日,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有关情况。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有关负责人受邀出席并就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失能、独居、留守等老年群体不断增多,他们既有机构长期照护的刚性需求,又有依托社区居家便捷享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殷切期待。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意义。 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在推动整个措施落实落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政部养老服务司负责人李永新表示,此次出台的纾困扶持政策,重点从养老服务机构最关心、行业最亟需的房租、税收、保险、金融、防疫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房租减免方面,明确对属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养老服务机构承租国有房屋的,一律减免租金到2022年年底,同时鼓励各地探索免费或低价提供场地给社会力量服务居家老年人。在税费减免方面,明确将2022年各地按照50%税额顶格减征“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扩展至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各地对水电气热费进一步减免优惠等。在保险支持方面,明确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等。在金融支持方面,明确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并扩大试点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在防疫支持方面,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运营补贴发放条件,推动及时足额发放机构运营补贴等。 李永新谈道,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助力养老服务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的重要举措,民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切实推动解决疫情冲击下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困难问题,确保政策措施惠企利民。 一是抓好政策部署。在全国民政系统做好政策措施实施动员部署工作,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精准理解掌握政策,主动靠前工作,为符合条件的机构服好务。让更多养老机构及时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二是加强督导落实,指导各地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落实落细养老服务机构纾困扶持政策措施。之前已经出台纾困扶持政策措施的地方,要加强国家和地方政策措施的有效衔接,把政策用好用足;之前未出台纾困扶持政策措施的地方,要尽快制定国家政策的配套落实措施,抓好政策落实落地;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拓展政策实施范围,进一步加大纾困扶持力度。同时,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加大督促落实力度,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所有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切实解决困难机构的燃眉之急。 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着眼长远,把纾困扶持与激发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各地民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完善规划、用地、财税、金融、人才等方面配套支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着力激发养老服务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优质、贴心的养老服务。 李永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优化设施布局,完善支持政策,加大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为36万个,床位达到812.6万张。养老服务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主要供给主体,需要依靠持续稳定的服务回报来维持正常的运营。但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养老服务机构经营受到冲击。据调研了解,特别是今年以来,多地疫情反复持续,这些地方的养老服务机构面临较多困难,急需协同各方面力量加强帮扶、共渡难关。 李永新表示,国家层面在前期出台系列助企纾困普惠性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这次专门针对养老服务业出台了纾困扶持措施,充分体现了对民生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有针对性推动疏解养老服务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释放了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信号,将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养老服务行业信心,加快推动各地养老服务提档升级,从而以有效的供给来拉动服务需求,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