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东省东营市经开区胜利街道以社区治理为切入点,以“党委领位、政府到位、社区归位、社会入位”为理念,在社区抓党建、抓机制、抓服务、抓品牌上狠下功夫,坚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打造社区治理“集创式”示范模式,以街道级社区试点工程跑出了全域社区治理现代化“加速度”。 打造街道级试点工程 让社区治理格局“架”起来 胜利街道在全国首次推出街道级“集创式”社区治理试点工程。所谓“集创式”,即根据胜利街道26个社区不同实际情况和治理特色,分批实施社区治理示范创新工程,聚点成线,以线带面,最终实现全域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胜利街道“集创式”社区治理试点紧扣“五聚力五打造”,以创建“四邻”(安邻、睦邻、益邻、悦邻)责任社区为总牵引,大力实施“示范点位打造项目”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正向作用,积极探索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社区综合治理体系,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成形成势。 推出差异化社治品牌 让社区治理特色“亮”起来 胜利街道按照“五有”(有特色案例、有宣传折页、有宣讲队伍、有场域线路、有基金支持)要求,充分发挥党建联盟在资源整合、专业培训、特色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平台优势,坚持“一社一品”社区治理品牌模式(例如锦华社区探索“油地融合”、胜宏社区营造邻里互助体系、新辉社区健全老旧院落责任治理体系等),打造差异化可视化梯次化的社区治理示范点位,首次已推出锦华、胜宏、新辉、锦苑、瑞盛社区示范建设,第二批已启动新兴、胜景、康洋、锦泰、新胜示范社区打造,梯次推进试点工程,聚焦阵地亲民、功能完备、服务便捷、和谐美丽,积极培育社区公共价值观,倡导“共享、参与、互助、友爱”社区精神,力促示范工程“一年打基础、二年有成效、三年出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广、全体打造、全域成势。 链接社会化多方资源 让社区参与激情“燃”起来 胜利街道以“开放视野、谦虚胸襟、笃诚实践”精神,广泛链接社会各方资源:一是链接“省外资源”。胜利街道与成都枢纽型社会组织达成项目合作关系,大力推动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示范点位打造等项目实施,并邀请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李向前作《加强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主题授课,以及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廖正涛通过线上作《党建引领协同下社区协同治理方法》授课。二是链接“高校资源”。为推动社区治理理论的提升,邀请了山东大学王佃利教授以《共同体视野下的基层治理创新》为主题进行授课,以及复旦大学韩福国教授作《从协商民主走向社会主义复式协商民主》的专题授课。三是链接“在地资源”。整合社区、街区、校区、商区等地域资源,引入和培育孵化社会组织,结合政策方针适宜联动校园,整合商企资源和专业养老机构,推出民族风俗文化传承活动,让社区参与激情“燃”起来,让社会治理品牌活动“火”起来。 开展全过程精准指导 让社区治理能力“提”起来 采取“一对一指导、一带一陪伴、一助一成长”方式,开展全过程全流程精准化指导,创新社区治理“导师制”,大力提升治理能力。一是聚焦特色优势,指导品牌化塑造。通过云端对话引导式互动交流,李向前副教授分析现有特色资源及基础,以举例引导、要点总结的形式厘清了社区机制创新方向与路径;成都成华区猛追湾街道街区综合党委书记谢生平老师梳理了每个社区基本情况、目前的人文地产景等资源,并总结示范社区特色亮点,提出根据现有存量规划品牌打造方向。二是聚焦持续发展,指导功能化打造。试点过程中,通过“听详情、问难点、明优势、指路径”方式,试点社区以有序化推进场地管理为抓手,循序渐进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制定社区社会组织队伍志愿者服务积分规则,推行服务换服务机制,培育社区自组织参与治理,实现社区可持续化的运营,不断增强社区造血功能。三是聚焦共鉴互学,指导擂台式交流。通过拉练“擂台赛”,以比赛“晒一晒”有效加强社区经验交流,促进社区对标看齐、补齐短板,理清了社区治理路径,增强了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多精细化、参与性和体验感的高效服务,以高质量治理服务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引领发展,创新引领未来。胜利街道打造“集创式”模式引领全域社区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为新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探出了“路径”、推出了“模式”、试出了“成效”,也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贡献了“胜利智慧”和“胜利力量”。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 蔡雅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