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近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组织召开2022年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北京将通过发挥联席会议机制统筹作用,推动各领域专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融合发展。 会议指出,北京市将组织实施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优才培养计划(“优才计划”)与街道(乡镇)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工站点建设相结合,引导优秀社区工作者参与到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与社区服务管理实践中,发挥社会工作在服务困难群众、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动员、优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的专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 据介绍,截至2021年年底,北京市已有92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社工人才7.68万,持证社工3.91万;拓展了医疗卫生、司法矫正、禁毒和工青妇残等领域社工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了121名优秀社区社会工作者;区、街(乡)、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专业社工+社区工作者”“一中心多站点”“以所带站”等实践经验。 会议对北京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建设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会议强调,要做好社工人才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加快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明确把社会工作人才行动计划作为配套文件,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整体规划;要推动不同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继续发挥好市联席会议的统筹作用,为各部门推动本领域社会工作发展链接资源,提供支持、做好服务;要在形成工作合力上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完善优化市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会商议事、资源共享、深化交流等工作机制,在重点任务、难点问题上集思广益,集智攻关,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此外,会议对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落实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加强基层社工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列入党委工作重要事项,充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平台和场所设置,推动实现一体化运作;发挥联席会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各部门在基层落地的社会服务资源、项目、资金等进行整合优化,推动站点共建,人才共育,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对民政系统内部所承担的社会救助、养老、儿童、慈善、心理等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工作成效最大化。 加快工作进度,各区在既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大自主建设力度,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社工站建设覆盖率。 加强工作保障,加强对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建设管理、服务标准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建立完善基层社工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对服务开展进行专业督导,对工作绩效等进行考核评估;依托社工站建设,鼓励通过在社工站设置专业岗位等方式,吸纳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到社工站工作,进一步充实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力量。 加大资金保障,将社工站建设资金列入各区财政部门预算,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建立资金投入的多元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解决资金缺口,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孟志强表示,希望北京市能立足优势,坚持首善标准,在三个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要主动融入国家工作大局,依托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带头把中央对社会工作相关的任务要求落实好,引导广大社会工作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促进就业中发挥作用、树立标杆,同时,要通过对口帮扶、合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其他省市实现共同发展。 要依托社区服务基础扎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加强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推动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在加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促进社区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转化提升上为全国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要发挥好部门合作基础扎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有效运转的优势,继续推进社会工作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在医务、教育、司法、社会心理服务、工会等领域实现突破,形成各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