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社会福利中心康复区内,老陈在为女儿做完康复按摩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老陈之所以能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工作,是因为前段时间南靖社工帮他解决了一件“心头事”。 老陈是南靖县船场镇人,女儿小陈(化名)2016年怀孕期间突发脑出血导致全身瘫痪,其间多次手术治疗,花费巨大,原本困难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2018年,老陈的妻子因癌症去世,留下老陈独自担起照顾女儿的责任。因女儿瘫痪长期卧床,老陈无法外出工作,家庭失去经济来源,父女二人仅靠每月低保金勉强维持生活。 南靖县乡镇社工站成立后,船场镇社工站站长简盛水在带领驻站社工进村开展日常“政策上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老陈家情况后,通过入户探访对老陈一家进行了需求评估,发现老陈家庭符合特困人员标准,马上协助老陈一家申请了特困救助。 老陈今年64岁了,每天都要给女儿进行翻身、按摩、插鼻食管。考虑到老陈年纪越来越大,体力跟不上,为了能让女儿得到更好的照护,船场镇社工多次和老陈沟通交流,于2022年6月28日将女儿送至县社会福利中心,由专业护工照护并进行康复训练。鉴于老陈有多年照顾女儿的经验,且具有较为丰富的护理技能,船场镇社工站在县、镇民政部门的协调下,为老陈在九如城南靖康养中心申请到了一份保洁工作。这样老陈不但能继续陪伴在女儿身边,又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心头事”。 解决老陈的“心头事”,只是南靖县民政局发挥“5+N”模式联动的一个缩影。借助这一模式,民政部门能够在社区凝聚更多力量,发挥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优势,不断加强对特困对象、低保对象、残疾人、“三留守”人员、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走访入户、政策宣传、关爱扶助、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社会支持等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志愿者汇集社会慈善资源,通过社区平台和组织化建设,有效回应群众多样化需求,切实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2021年年底,南靖县12个乡镇全面启动运营社工站;同时,设置一个县级指导中心,配置全职社工14名,由漳州肯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运营。自项目启动以来,运营方根据合同约定,在南靖县民政局的指导下,以不断充实基层民政专业服务力量为宗旨,运用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力量,采取“5+N”模式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县镇民政部门、社工站、社会资源、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等构成“5”,即“五社联动”;在服务弱势群体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整合资源、社会倡导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和增强社会大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N”个或“N”类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关爱行动便应运而生,共同构成了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合力。社工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助人自助”宗旨,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不仅使社工的社会知晓度得到提高,同时也让社工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有困难找社工”成为现实。 乡镇社工站自运营以来,曾遇到常态化社工站服务与突发疫情交织,社工们与基层民政干部共同面对,同心抗疫,为民政服务对象撑起一片蓝天。日前,社工站已整合优化了两支志愿者队伍,社工与志愿者共同参与服务共260人次,链接社会组织12家,汇聚社会资源5万多元;开展特殊群体入户探访1633人次;运用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和专题宣传培训社会倡导共25场。 乡镇社工站的建立,已成为民政服务补短板、强基础、聚合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