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广东:力争年内配备约三万名社工
西藏:构建“五个学+”社工学习成长支持体系
17部门参与内蒙古建立社会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新闻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09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0版
社会工作专刊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广东:力争年内配备约三万名社工
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服务

    “过去我们常说,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但民政部门作为民生保障,特别是兜底保障部门,必须打通‘最后一米’,把惠民政策送到困难群众家里面、手里面。”

    日前,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发布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专场上,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聂元松指出,五年来,广东省民政部门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困难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打通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米”。

    近年来,广东省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2017年以来,广东省推动出台《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还将出台《广东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规定》,形成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九项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的‘9+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织密扎牢兜底保障制度网。”聂元松介绍,广东省突破城乡、户籍限制,将非户籍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及在广东临时遇困的居民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与此同时,广东省的兜底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据介绍,广东省政府连续12年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截至2021年年底,广东省年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10956元、8808元,与2017年年底相比分别提高36.3%、39%;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为年人均18336元、15288元,较2017年年底分别提高42.5%、68%。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还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根据物价上涨水平,适时启动联动机制,为困难群众增发价格临时补贴,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基本生活。

    为把惠民政策送到困难群众的家里面、手里面,五年来,广东省民政部门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着力推动“智慧救助、精准救助、惠民救助”。例如,依托大数据赋能,创新“掌上办”“指尖办”救助服务,在“粤省事”平台先后上线了困难群众社会救助自诊、在线申请以及复核“生存认证”等功能,困难群众通过手机登录“粤省事”,即可掌上查询自身是否符合救助相关条件、在线提交救助申请,实现“一机在手、救助通办”,打通救助“绿色通道”。

    此外,广东省民政部门还在全省实施了“广东兜底民生服务双百工程”,到目前已经建成162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5658个村(居)社工点,并配备1.4万社工,力争今年年底前配备近三万名社工。

    “这些社工,一方面能提供政策咨询、协助困难群众办理相关救助业务;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社工链接资源,为群众提供慈善救助或其他相关的转介救助服务。同时,我们也能通过这些社工开展心理疏导、心理抚慰或者探视关怀,为困难群众提供温情服务。”聂元松介绍说。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