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刊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刊
   第08版:社会工作
   第09版:社会工作
   第10版:社会工作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数字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冒用“公益”之名行诈骗之实
公益机构“躺枪”舆情该如何化解?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刊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专题

第07版
专刊

第08版
社会工作

第09版
社会工作

第10版
社会工作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数字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冒用“公益”之名行诈骗之实
公益机构“躺枪”舆情该如何化解?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近  段时间,中国慈善联合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广州市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等多家社会组织发布声明称,自家机构信息遭遇不法分子冒用。不法分子打着公益旗号,以‘捐赠返利’‘做任务返现’等名义邀约公众参与刷单等活动,但随着投入金额逐渐增大,返现承诺并未兑现,导致不少人因此产生损失。

    假借公益之名行骗屡见不鲜,且手法花样不断翻新,受骗群众众多。这给社会组织品牌、机构公信力、行业发展带来一定损害。公益机构为何会频频躺枪?此类危机该如何解决?除了发布声明还有哪些办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传播与资源动员中心主任师曾志表示,公益机构信息被冒用是公益破圈传播的结果之一。

    频频“躺枪”的公益机构

    广州市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简称“满天星公益”)是一家专注于推广乡村儿童阅读的机构。

    去年11月,满天星公益的公众号后台不时收到用户发来“完成”的消息,一款名为“乐善APP”的软件成为用户投诉的对象。用户称,通过微信群、钉钉群、QQ群的个人和团体进入群聊后,被要求下载该款软件,通过“做单提现”“公益竞猜”等方式参与活动,既可做公益又能获得收益。

    根据该机构提供的后台信息截图显示,用户通过乐善APP做单,第一步需要在公众号搜索“公益慈善项目联盟”点赞或关注;第二步,做好任务后把截图私信发给接待员并备注第几单;第三步在群里回复“完成”。连续做完19至20单任务后,将截图发至接待员领取8.8元报酬。

    在多次完成这一任务后,诈骗手法升级:要求用户在一个名为“腾讯公益单”的项目中,投资提现“参与公益”。不少用户在前期做完任务后,继续参与后期公益“投资”,但随着金额累计增大,会出现提现失败的情况。用户因此成为诈骗受害者。

    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梁海光表示,参与者在活动中更多还是看到了投入回报,以逐利的心态在参与活动,用户认为在做公益的同时还能挣钱,一举多得。“骗子正是利用了公众的这种心态,以公益之名吸引人们奉献善心善意,让其放松警惕,先投钱再挣钱给公众以期许,两者结合完成骗局。”

    机构遭遇诈骗后,满天星公益第一时间发布声明,阐述机构立场撇清与诈骗活动关系,通过后台留言互动来给用户解释。由于用户参与活动的捐赠并非进入机构账户,而是进入“乐善APP”,机构并不承担退款义务。但在满天星公益的后台,被骗公众的询问纷至沓来,给机构带来巨大回复量,耗费大量人力。

    “声明发出后,后台留言确实少了许多,但机构声誉已经受到破坏,一些被骗群众财务损失有的高达数十万元,这令我们公益从业者不免感到遗憾。”梁海光说,“由于机构品牌被冒用使得声誉产生影响,并未有实质性资金受损,报警后暂未获得立案。”

    为何公益之名总被冒用

    冒用“公益”之名实施诈骗的网络骗局,已成为不法分子手中一张频频打出的“王牌”。

    4月25日,中国医学听力发展基金会发布声明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基金会名义,通过淘宝网站及其他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假借该基金会公益项目筹款二维码实施诈骗。声明称,该基金会从未与任何单位或个人合作,从未开展任何形式的“捐赠返利”“做任务返现”等活动。

    稍早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其官网也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称,发现有不法分子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名义,印发所谓的《共同富裕专项补助资金拨付实施方案》,建立有关微信群或下载APP,分类型要求支付不同金额并领取红利的活动。经与相关部门核实,明确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办公室”,所谓“实施方案”为造假,其经营方式具有明显诈骗特征。

    记者发现,这些APP的返现诈骗套路基本一致,即要求公众以捐钱做任务的方式进行,公众在前几次尝试小额捐款后获得了一定回报,让大家显得有利可图。之后,骗子会再要求用户持续加大投入以获取更多回报。这与商业诈骗手法相差无几。

    梁海光说,不法分子蹭上社会组织、以公益之名进行诈骗。诈骗分子对于“合作机构”选择也有讲究,因为用公益机构的名头相对成本较低。“如果冒用公、检、法等权力部门之名开展诈骗活动,行骗成本较高。公、检、法部门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反制追诉能力,但公益机构相对来说就显得弱势,维权能力一般。”

    据了解,满天星公益被不法分子“盯上”后,该机构后台收到很多“完成”字样的留言。事后证明,用户在关注假冒公益机构行骗APP后,通过给机构留言“完成”,即能获得相应金额的回报。但一些公众在多次做任务、“捐赠”大额资金后,最终会遭遇提现失败而被骗。

    舆情面前如何“转危为机”

    在察觉到被不法分子冒用身份实施诈骗后,满天星公益立刻发布声明,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公众疑虑。机构在声明中表明自己的立场以正视听,也取得一定效果。不过,公益机构在遭遇身份被冒用等舆情危机时,究竟应该如何行动?除了发布声明外还能做什么?

    师曾志表示,第一步应发布声明,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机构需要阐述自己的立场,辨明是非,更需要积极检讨,不断反思工作方式方法,避免被再次被不法分子利用。第二步,应该将“危”转为“机”。社会组织应该及时在舆论的批评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利用危机把自身项目做得更好。“积极利用事件曝光度,让公众知道社会组织的行动和项目意义,从而获得更多支持。不要深陷舆论中,与其与人争论好坏对错,不如身体力行面向未来。”

    据师曾志观察,一些公益机构在接受舆情大考之后,反而正向的知名度上升,这是机构一直坚持开展的扎实项目起到了作用。“面对巨大舆情,考验的还是机构项目的内容和质量。公益机构应该有承受舆情的勇气和担当,舆情存在本身就是在解决社会问题。更困难和具有挑战的事情都会碰到,面对舆情更应该具有定力。”

    有观点指出,在传播学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是传播的两种模式。前者以陌生人为主,后者以熟人为主。相对于陌生人,熟人骗取信任更容易让人中招,社会组织从业者在交友或业务合作时应该擦亮眼睛,仔细甄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过去公益慈善不像现在这样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较浅。而正是公益的破圈传播效应,让公益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也让其被别有用心之人盯上,冒用公益机构信息从事非法活动。”师曾志说。

    传播破圈需要共同维权

    科技发展带来传播革命,互联网快速推动新事物发展,一些反诈APP、反诈公益主播成为反诈路上的急先锋。社会组织也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机构的品牌权益,用法律为机构维权。

    2021年6月17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举措成效。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姜国利介绍,公安部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和宣传手册,努力为人民群众构筑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目前,国家反诈中心APP全国注册用户已超过6500万,已向用户发送预警2300万次,接受群众举报涉诈线索65万条,在防范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师曾志表示,技术的提升可以阻挡、规避、修正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但技术的进步不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技术与社会舆情只会形成水涨船高的趋势。

    “社会组织应该在反诈方面作出联合研究倡导,进而平摊成本、提高效率。我们不能单靠一两个组织维权,这种维权成本太高,而是应该协同开展政策梳理、培训业务等活动,共同铸就反诈联盟。”师曾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