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皮磊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文件要求,通过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等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文件提到,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要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具体包括扩大乡村振兴投入、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此外,文件对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推进乡村建设和改进乡村治理等工作都做出了具体部署。那么,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如何开展?有哪些重点工作和安排? 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唐仁健介绍,去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三农”工作克服疫情灾情叠加等不利影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是农业生产稳中有进,二是农民收入保持增长,三是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唐仁健谈道,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时代新阶段,“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8个部分3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三项重点”即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个加强”即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以下为媒体问答摘录: 记者:去年经历了疫情灾情反复考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接下来还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刘焕鑫:一年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防风险。全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近70%的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人员均已落实帮扶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可消除风险。对受灾脱贫人口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因灾返贫致贫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抓衔接。对脱贫攻坚期间的帮扶政策分类调整优化,出台33项衔接政策,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乡村振兴机构完成组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衔接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促发展。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帮扶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增长4.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长16.9%。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二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是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四是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不能掉头就走,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力度不减。今年将组织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记者:今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等方面有哪些新的部署安排,以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唐仁健:脱贫攻坚完成以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脱贫攻坚过程中一个有效的经验,就是推进的工作机制健全和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要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压实责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下一步,我们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 二是健全机制。把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有效经验做法,借鉴运用到乡村振兴中来。去年颁布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从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方面,推动健全一揽子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广泛动员、集中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是转变作风。乡村振兴不同于脱贫攻坚,是持久战,不是攻坚战,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用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稳扎稳打推进。 四是建强机构。今年文件强调,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的职责。大家拧成一股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建设方面有哪些新布局、新要求? 刘焕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即将出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重点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用电、网络、住房安全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立足村庄基础搞建设,注重保护传统村落,保留村庄风貌、形态、肌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搞乡村建设不能自上而下定指标、下任务,关键是要把农民组织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重点做农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比如农村改厕涉及的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以及村庄公共环境整治,这些事情政府必须干好。 记者:乡村治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治理方面重点抓哪些,有哪些工作举措? 刘焕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强调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乡村治理的安排部署,重点就是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抓模式载体创新。 这些年,我们开展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探索了“积分制”“清单制”等好经验好做法。下一步将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明确细化的标准、规范的程序、评价的机制,努力把乡村治理抓出成效,让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农民有感知、真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