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年来,贵州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各大高校优先支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等重点领域,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瞄准人才缺口、确定培养目标,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育人才,以实践为基础 近年来,贵州师范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需要,打造了一批校内外一体、校企事业携手的“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团队。通过从校外聘请优秀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承担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课程的教学任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插花绣是布依服饰的常用绣法之一,绣时就像插花一样,沿着剪纸形状边缘往内绣。”在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布依文化展示中心,布依服饰制作技艺的市级传承人陈慧珍讲解绣法要点,来自该校旅游文化学院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40多名同学在这里开展了一堂生动社会实践课。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跟岗锻炼、实操学习,是我们实践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指导教师王明说,长期以来,该专业坚持“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路径,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今年,贵州师范学院依托陈慧珍传统技艺工坊,举办了贵州布依族织染绣创新应用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为偏坡布依服饰制作技艺培训指导了100余名后备人才,丰富和提高了布依服饰制作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此外,还为“贵州阳戏”“松桃苗绣”“水东宋氏传说”“王阳明传说”等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提供专业指导服务100余次。学校在为地方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专业引领与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专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双向增效。 派干部,以需求为导向 “原来我们村子也可以这么漂亮!”今年,在镇远县金堡镇贵界村村民大会上,贵州民族大学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汪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村子未来规划设计用三维立体的形式具象呈现,并制作成视频在会上播放,赢得了村民点赞。 汪威多年从事旅游规划及乡村建设理论研究,2021年5月,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适应新发展阶段的人才需要,贵州民族大学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开展新一轮驻村干部选派工作,为乡村发展“定制”干部。 为帮助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学校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学院特别组建了乡村振兴博士服务团,首期由包括汪威在内的八名博士为主体组成,涉及城乡规划、旅游规划、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个专业,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智库作用,为地方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就是发展的底气。”博士服务团在编制村庄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民族村寨保护和风貌提升等多个方面为当地提供服务。未来,学校还将逐步扩大博士服务团队伍和服务内容,从学校层面组建以博士为主体兼顾教授、专家的“贵州民族大学博士服务团”,开展好“博士送智下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做好乡村振兴相关规划,开展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风貌提升建设;同时开展好“博士送课下乡”,继续发挥学校“百名博士讲党课”的优势,与地方政府共建“金堡大讲堂”,搭建以党建引领的新时代农民培训平台。 强服务,以产业为抓手 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服务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为方向,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汇聚人才。” 聚焦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标成立12个服务专班。贵州大学通过“专家产业”模式,以人才为纽带,以产业为抓手,广泛开展产业示范、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全面助力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在息烽县石硐镇猕猴桃种植基地,该校农学院教授龙友华指导推广运用高枝牵引技术后,果树增产增收,果农增收致富。 2017年,贵州大学“博士村长”计划正式起航,学校依托人才优势,构建了“产业+专家+基地+博士村长”工作模式,在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人才支持等方面积极作为。共组织30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超过10000人次深入到贵州省46个县开展服务。 此外,该校还通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力,深度挖掘教育资源特色与优势,结合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建立帮扶县乡“新时代‘三农’实践所”等,帮助县乡基层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据《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