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七部门共同印发了《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适应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的安宁疗护服务需求。 《方案》要求,安宁疗护服务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多方共赢;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要注重心理和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定,鼓励社工、患者和家属参与。 《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每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床位不少于50张,为有住院治疗需求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整合安宁疗护服务;全市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普遍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工作目标。 为实现以上目标,《方案》要求优化安宁疗护服务资源布局,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有序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创新安宁疗护服务模式,规范安宁疗护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价格经济政策,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有序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方面,《方案》提出,二、三级医院主要为突发急性病变或身体、心理症状较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安宁疗护中心主要为需住院治疗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机构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机构、养老机构主要为诊断明确、症状轻且稳定的安宁疗护患者提供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医生、护士、康复师、医务社工、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综合、全程的整合安宁疗护服务。 在创新安宁疗护服务模式方面,《方案》提出探索建立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协作的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社会支持、心理支持、死亡教育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并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包括医学(含中医)、护理、药学、心理、营养、社会工作、志愿者等多学科安宁疗护专业人员培养。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