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工作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新闻
   第08版: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看见穿山越岭的他们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工作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21“阳光关爱·i读计划”圆满收官
看见穿山越岭的他们

    孩子们在全新的“东风日产阳光关爱阅读室”内翻阅图书

    初秋的乡村小学,上课铃还未响起,习惯了在操场上疯玩的学生却早早转移阵地。当他们走进那间翘首以盼许久的新阅读室,不仅看见满满当当的新书,也看到了陌生的老师。

    但距离感很快就消失了。新老师手拿色彩缤纷的书本,将许多新奇内容娓娓道来,台下的小手也频频举起互动。40分钟的课堂过后,孩子们把身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老师紧紧包围,递上书本、作业本甚至草稿纸,等待对方签字留念。

    这样的场景不止出现一次。2019年起,一项名为“阳光关爱·i读计划”的公益行动走进全国多个省份。除了为学校建造阅读室、捐赠图书外,这一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东风日产、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的阅读推广行动,还将目光聚焦于常被忽略的阅读过程——唯有良师解惑,阅读才能展现它完整的力量。

    三年来,从黄土地到南方水乡,从平原到海岛,从大山深处到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三十余位各行各业的杰出“领读人”,携手来自全国的热心志愿者,因为同一个目标而穿山越岭,站到孩子们面前。

    “我愿意一直陪他们走下去”

    “我还记得那个冬天,我穿着紫红色灯芯绒小棉袄,举着这首绝美也是绝难的诗问姥姥,姥姥拆开一张暗灰色的烟盒纸,用齐整整的小楷抄下来,从右到左,竖行排列。”这是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曾在文章里写下的儿时回忆。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一首二十字的绝句,让年少的于丹开始感受到了诗词独特的魅力。“字面极浅,用意极深。”哪怕不清楚诗词的创作背景,只看文字本身,也能让人陷入其中,久久不能缓神。

    诗词之美在于阅读感悟,也在于传承。于丹认为,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品味诗词的能力,但要激活它,则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正因如此,在2021年度“阳光关爱·i读计划”清远站的现场,于丹向孩子们发出探索古诗词深远意境的“邀请函”。

    在四年级的课堂上,于丹带孩子们细细品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感受这位词人在少女时期写下的春天,了解当中的比喻手法。提问环节,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比喻句,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于丹也不厌其烦地逐一给出好评。

    “诗无达诂。让一千人来读《诗》,你能收获一千零一种感悟。”当学生处于不同年龄、不同境遇时,对诗句的理解也将随之改变。在于丹心中,语文不是每道题都能得出固定唯一的正确答案,如果文科教学能够少一点标准答案,那孩子们的思考也将摆脱束缚。

    这也是于丹对“阳光关爱·i读计划”、对儿童阅读教育的期望。以一堂阅读课为引,她希望真正唤醒孩子们生命中诗歌的种子,让他们酣畅淋漓做一个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我也愿意一直做一个志愿者,陪伴他们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作家、科学家、奥运冠军、导演、演员、音乐人……过去三年里,每一位置身乡村小学现场的“阳光关爱领读人”,都对孩子们的未来有着自己的期待。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阅读难以言喻的意义也变得鲜活可感。若干年后,当这批乡村孩子长大成人,被问及为什么需要读书时,他们或许就会想起年少时那一堂特别的阅读课。

    “每一次都是新开始”

    除了身处各领域的“领读人”,项目中同样少不了的主力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其中,连续三年参与的李振宁即是一位活跃代表。

    李振宁有着“多重身份”。他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曾经担任过中学老师,也曾是足球和篮球的专业裁判员。在一次日常汽车保养的等待过程中,这位东风日产车主看到了“阳光关爱·i读计划”的宣传海报,“当时心里边好像特别地触碰了一下。”在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设计后,李振宁通过了最终选拔,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在李振宁的课堂上,他常常教导孩子们以文自愈。“我的课程就是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传递爱和希望。”在一次次陪伴中,李振宁收获了一群“小粉丝”。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与他交流起书中内容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李振宁真切地认为,这群孩子已经学会自我表达。“我也在这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正因如此,李振宁连续参加了三年的“阳光关爱·i读计划”,前后共到达五个站点。

    出身于教育世家,受家庭氛围影响,李振宁坚信自己与教书育人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我父母的人生中,我看到了奉献青春、甘为人梯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传递爱与希望,播撒梦想,本质是一种精神感召。”

    三年来,李振宁已由起初满心忐忑、略微紧张的“李老师”转变为总是面带笑容的“大哥哥”。李振宁乐于思变,他喜欢旁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上课调性,还热衷于向其他志愿者请教阅读推广的科学方法。

    “我参加三年活动了,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李振宁看来,项目的专业度与影响力在持续提升,而对于他自身而言,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历练。“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也希望每次都是一种好的继续。”

    “我的得到远远大于付出”

    和李振宁一样,志愿者王彦方既是一名东风日产车主,也是“阳光关爱·i读计划”的“老朋友”。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她在本职之外从事阅读公益推广已有多年。在她看来,阅读虽然不是乡村孩子走出去的唯一道路,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一条快车道。

    在一次次阅读推广中,王彦方观察到,当前城市学校的阅读教育各有千秋,但乡村学校的阅读教育却不容乐观,难有机会让孩子接触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特别稀缺。”由于缺少合适渠道,儿童阅读在乡村教学中常常缺位,“‘阳光关爱·i读计划’在这方面进行了非常有必要的填充,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

    “每一个孩子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家庭。这些孩子有了好的习惯,20年后他们就是社会的主力,他们的样子就是社会的样子。”王彦方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分内事,更是全社会都需要参与的一项立体行动。从顶层设计到学校执行,再到家庭支持与配合,唯有完整的闭环,才能为孩子营造沉浸式的阅读环境。

    回顾在阅读推广公益道路上走过的这些年,王彦方直言,“我的得到远远大于我的付出。”看着孩子们闪闪发亮的眼睛,看到老师们思考的眼神,在无数次沟通和接触当中,她看到了自己付出的价值所在,也获得了发自内心的满足。

    这样的满足感,亦是每一位“阳光关爱·i读计划”志愿者的共同体会。三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所学,将一本本好书带进乡村小学的课堂,也将新鲜的理念与风尚播撒下去。

    正如一个人的阅读成果需要在更漫长的人生中去体现,一项公益行动的成效,也需要时间检验,而当下在校园里响起的阵阵读书声,便是值得欣喜的第一拨收成。

    “走进来,走出去”

    走进乡村,是为了改变而来;走出乡村,则是为了探寻更大的天地。来与去,对每一个身处乡村的个体都是决定自己未来的关键抉择。对于清远市阳山县小江中心小学的潘建芳老师而言,这种抉择则不仅仅关乎自身。

    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自儿时起,潘建芳就受到父亲耳提面命要努力学习,靠知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之后我要当一名教师。”1997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潘建芳没有选择去更大的城市闯荡,而是决心回到家乡,走上三尺讲堂。

    作为语文教师,她经常和学生强调多读书,要从书中汲取养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第一是人,第二是书。你读什么样子的书,你就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谈及“阳光关爱·i读计划”为学校捐建的全新阅读室,她认为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希望孩子们能够用好阅读室,去找寻那本能影响自己一生的书。

    从1997年站上讲台起,潘建芳已经坚守了23年。她将自己的所学教授给一批又一批学生,看着他们走出学校,走出大山,自己却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有人会说农村教育特别的苦,但我从未想过要到更大的城市去。”跟师资雄厚的城市学校相比,潘建芳认为乡村更需要自己。“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看到学生每一次进步,我都感到特别欣慰。”

    如今,潘建芳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的所学教给更多的孩子,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生活,拥有选择的权利,就像当初的她一样。

    “阳光关爱·i读计划”的目标也正是如此。古往今来,因为阅读而改变命运的故事不计其数,它的力量可以外化为功成名就,但更关键的则是它对人精神深处的塑造。

    用一个故事去撼动一个人生,一个灵魂去唤醒一个灵魂。从2019年至2021年,“阳光关爱·i读计划”穿越重山阻隔,走进乡村孩子的内心深处,感受孩子对于外界的向往,也用书本帮助少年们打开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口。

    对于乡村少年而言,在那些穿山越岭而来的前辈身上,不只是学会阅读的方法或意义,更能发现成长的多样性。一个个“领读人”的故事足以证明,囿于山野并非成长的唯一出路,他们的人生完全可以拥有更多可能。

    循着阳光照耀的方向,循着无数前人走过的路,这些孩子们也终将通过阅读的启发,通过知识的力量,穿山越岭而去,奔赴更大的世界。

    (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