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新闻
   第05版:寄语
   第06版:年度关注
   第07版:年度关注
   第08版:年度关注
   第09版:社会组织
   第10版:社会组织
   第11版:社会组织
   第12版:企业
   第13版:企业
   第14版:企业
   第15版:人物
   第16版:人物
   第17版:人物
   第18版:公益项目
   第19版:公益项目
   第20版:学术机构
   第21版:学术机构
   第22版:展望
   第23版:展望
   第24版:
2021公益人物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专题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寄语

第06版
年度关注

第07版
年度关注

第08版
年度关注

第09版
社会组织

第10版
社会组织

第11版
社会组织

第12版
企业

第13版
企业

第14版
企业

第15版
人物

第16版
人物

第17版
人物

第18版
公益项目

第19版
公益项目

第20版
学术机构

第21版
学术机构

第22版
展望

第23版
展望

第24版

新闻内容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2021公益人物

    对于个人来讲,践行公益,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这一年来,新冠疫情在多地的局部暴发,仍然让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在持续紧张的态势下,公益初心不改,善行不打折扣,甚至与疫情防控结合得更紧,这样的公益人无疑是时下最令人钦佩的。

    抗疫征程添勋章

    2021年10月30日,第三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在线上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连线时说道:"医师和公益是托举起人民健康的两只手。"在疫情仍未散去的今天,对于全国乃至世界来说,在一线与病毒持续进行斗争的所有医者,都是时代应该讴歌的对象。他们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是研制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取得显著成效的张伯礼,是在"武汉保卫战"中身先士卒的张定宇,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硬核"医生张文宏……更是此刻仍然战斗在西安、呼伦贝尔、绍兴、防城港等各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一线医务人员们。近两年的疫情防控,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医术精湛、护佑人民的好医生。此外,还有更多医务工作者通过义诊、健康科普等医师公益事业,体现自身价值、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人道主义关怀,锤炼并展示着他们的医德、医风、医道。

    救援路途奔波忙

    11月末至12月初的短短8天内,河北邯郸先后3名蓝天救援队的志愿救援队员在搜寻落水失联渔民时遭遇救生艇侧翻,不幸牺牲。8月末,深圳蓝天救援队也曾有2名队员在掩护受困驴友撤离时不幸牺牲。今年,国内灾情不断,云南地震、青海地震、河南水灾、山西水灾、东北雪灾……蓝天救援队痛失几名队员,正是年内各地应急救援力量四处奔波、舍己为人的缩影。可以说,在军警、消防救援力量之外,于汶川地震后迅速成长起来的社会救援组织,填补了各地应急救援领域的缺失,俨然是一股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每当灾难来临,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借助网络判断险情,自发地、有组织地、有协作地前往事发地,以专业、经验和勇气,出色地完成任务。然而,危难时我们常为英雄喝彩,背后的酸楚只有他们知道,资金筹措之难是民间救援最大的痛。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在灾难来临时向灾区捐款,而是平时也为救援队的装备配置、灾情监测投入一二,那么或许,下一次,他们就能多救出一两名受困者,他们就能少牺牲一两位队员……正如这月初,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创始人郝南在接受某公益奖项的时候就略显尴尬地说:"在平时,卓明就两个半人,这样的机构说是行业组织,有点说不过去……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大家各自机构能力的提升,最终卓明就不需要存在了。"

    赛场小将显格局

    8月28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个人冠军朱雪莹向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捐赠了奥运金牌,这一举动引发网友热议。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体育生涯中最重要的赛事,奥运金牌是运动员的无上光荣,它的背后凝结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因此,对于23岁的小将朱雪莹来说,能捐出这枚来之不易的奥运金牌,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曾经做出同样捐赠举动的我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海峰就曾说:"成绩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捐出来是正常的。如果不捐,只有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才能看到。如果你把它放在博物馆里,整个国家都能看到它。"其实,除了奖牌外,今年众多东京奥运会冠军都捐出了许多参赛物件:首金获得者杨倩捐赠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射击手套、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汪顺捐赠了夺冠时所穿的泳裤、举重男子73公斤级冠军石智勇捐赠了陪伴多年的腰带、体操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捐赠了比赛短袖衫……在奥运年,这每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物件,相信能够激励、感染、影响更多的体育人和普通公众,让体育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

    校园老兵志不渝

    2月17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获得央视颁发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2月25日,张桂梅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6月29日,张桂梅再获中共中央颁授的"七一勋章"。"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这是张桂梅老师办公室墙上的三句话。张桂梅的确是这么做的。她矢志不渝,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她身患绝症,却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建校12年来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智者渡己,圣者渡人",张桂梅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造福着千千万万的贫困学生家庭。我们关注和赞颂这样一位"燃灯校长",为她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的坚守而动容,向她"燃烧自己,烛照他人"的精神而致敬。

    象牙塔尖惦育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2021年,有这样一个捐赠群体尤其引人关注--院士。7月9日,中国综合能源工程学、技术经济学、综合物流工程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携夫人捐赠200万元积蓄;9月15日,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携夫人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10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祖勋捐赠100万元奖金;10月28日,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再次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12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将所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金共计1050万元一次性捐赠;12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捐赠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00万元奖金;12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贲德将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奖金100万元全数捐出……若翻阅近年来院士群体的捐赠行为,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很长。而这些几乎均在耄耋之年的院士,他们的捐赠目的也近乎相同——用于教育,培养学科后继人才。这些平常人眼中的"巨星",奋斗一生,在各自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却始终保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商界之巅眷高教

    同样,通过企业财富积累攀上人生顶峰的创业家们,心所挂牵的也是教育,尤其将大手笔捐赠投在高等教育领域。5月8日,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奥籍华人GAOYANG出资3.5亿元成立浙江工商大学英贤专项基金;8月22日,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向武汉大学捐赠10亿元,支持后者建设一流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10月31日,源昌集团董事长侯昌财以实物方式捐赠60亿元,与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泉州高水平大学;11月4日,韦尔股份控股股东虞仁荣捐赠兴建的高水平理工类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其捐赠资金追加至超300亿元;11月20日,河仁慈善基金会创始人曹德旺出资100亿元举办高水平新型应用研究型大学"福耀科技大学"……这些捐赠,均打破各地或各校的捐赠纪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身成功就的企业家心系高等教育,愿以个人财富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科学研究,而非赚取一时的噱头,乃国之幸也。

    回顾一年,无论来自商界、学界、医界、竞技界的名家,还是来自民间默默无闻的个人,公益之于个体,并不一定是财富的倾囊而出,而是与个人能力、属性相匹配的向善信念和为这一信念的恒久付出。向心中不灭的信念致敬。(高文兴)